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下图中A点以下河段被称为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汇流而成。两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山区,主要靠山区融雪和上游降雨补给,中下游地区是伊拉克灌溉农业区,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伯河河口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

A. K1支流    B. K2支流    C. 底格里斯河    D. 幼发拉底河

2.下列月份,图中沼泽面积最大的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推测下列工业产品哪种为该国出口较多的商品(     )

A. 化肥    B. 钢铁    C. 服装    D. 水泥

 

“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km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 南岭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

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性条件分别是

A. 光照 热量    B. 降水 耕地资源    C. 昼夜温差 水源    D. 气候  地形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壞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气温高低    B. 土质颗粒    C. 基岩性质    D. 降水多少

2.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  )

A. 富士苹果    B. 山丁子    C. 久保桃    D. 山桃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都江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同时如果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就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读“都江堰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夏季洪水中只有约20%的泥沙通过宝瓶口由灌溉渠道进入成都平原,主要是因为

A. 凸岸泥沙沉积,凹岸流速快,进入宝瓶口泥沙少

B. 内江从飞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快,泥沙含量大

C. 外江江面比内江宽,水流速度比内江快

D. 随洪水而来的泥沙大部分随表层水流流向外江

2.岷江是长江流域水量较大的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段。下列有关岷江中下游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侧支流比东侧支流流速慢    B. 东侧支流水能资源更丰富

C.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D. 雨水是唯一的补给水源

 

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 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D.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不明显

2.有关东北平原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B. 三面环山,黑土广布

C. 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历史上,由于人地矛盾突出,福建沿海地区(图中阴影地区)在经历了的几次开发之后,风沙侵袭日益严重,当地居民饱受风沙之苦。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开始着力治理风沙,修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沿海6市建成了一道从北到南、长达3000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彻底解决了风沙之患。据最近一次统计,其中木麻黄面积超过2万公顷。木麻黄是一种生长迅速的常绿乔木,植株高大,根系深广、发达且有根瘤茵,喜炎热、耐干、耐湿、耐盐碱,适应性强。

分析福建省选择种植木麻黄治理风沙、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因。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新西兰怀托摩萤火虫洞是一钟乳石溶洞。进入溶洞在昏暗中一直走到怀托摩萤火虫洞洞穴深处,顺着导游耳语般的指点,你就会看到侧面岩石上一片绿白色微光。这就是新西兰的萤火虫。萤火虫是两翼昆虫的幼虫期,每一只萤火虫可以吐出最多70条湿粘的透明丝线,最长的甚至有近20公分,藉由发出的微光吸引并捕捉其它的昆虫做为食物,赖以生存。萤火虫需要充分的湿度避免干枯死亡、需要适当的环境让吐出的丝线稳定悬挂,并且需要黑暗的空间散放微光。钟乳石洞穴里正是一个天然且搭配的天衣无缝的理想生存空间。

据萤火虫洞的环境特点和萤火虫的生活习性例举几条参观萤火虫洞的注意事项。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部的乍得盆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内陆淡水湖,湖面海拔281米。在乍得湖的东北部,分布有著名的博得莱洼地,其最低处海拔155米,乍得湖水通过地下岩层源源不断地流入博得莱洼地。乍得湖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非洲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淡水鱼产地之一,但其面积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已经缩小了90%,严重制约了乍得盆地的发展,引起了沿岸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 乍得湖周边水系及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乍得湖形成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2)分析乍得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乍得湖湖面缩小对周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菠萝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高温干旱地区,性喜温暖,在24℃—27℃之间生长最适宜, 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长。菠萝耐旱性强,但生长发育仍需一定的水分,在年降雨量500—2800mm的地区均能生长。

材料二 雷州半岛素有“红土地”之称,属丘陵缓坡台地地貌,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土,呈酸性。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是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其菠萝产量占到全国菠萝总产量的40%以上,被称为“菠萝的海”,近年来该地菠萝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欢迎。

材料三 徐闻县位置和气候资料

(1)描述徐闻县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评价徐闻县种植菠萝的自然条件。

(3)指出徐闻县菠萝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珊瑚礁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虫生长的最佳环境是温度22-30℃、盐度34%-36%,水深不超过50米的海水,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因珊瑚礁内珊瑚虫逐渐死亡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超过90%的珊瑚礁受到影响。有专家表示“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大堡礁将在20年左右时间内消失殆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海域浅海中珊瑚礁分布最多的是

A. 亚马孙河口海域    B. 赤道以南非洲西部海域

C. 加拿大西部沿海海域    D. 加勒比海海域

2.我国南海中有许多出露海面的珊瑚岛,其形成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A. 沉积一地壳抬升出露海面    B. 沉积一地壳下沉一出露海面

C. 侵蚀一地壳抬升一出露海面    D. 侵蚀一地壳下沉一一出露海面

3.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水浅且水质洁净    B. 全球气候变暖

C. 水中浮游生物增多    D. 水域的盐度增高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7009/41910) 首页 上一页 17004 17005 17006 17007 17008 17009 17010 17011 17012 17013 1701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