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读汉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在汉江流域①区域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A. 丹江口水库加速萎缩

B. ①区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C. 汉江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D. 汉江下游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植被枯萎

2.为缓解汉江流域②区域人地矛盾,下列做法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 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C. 从②区域向①区域移民

D. 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

A. 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B. 结冰期短,发电时间长

C. 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 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2.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  )

A. 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 洪涝灾害增加,造成巨大损失

C. 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 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历史上多洪涝灾害。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支流少,流域面积广    B. 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C.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 落差大,多曲流

2.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是(  )

A. 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 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 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 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

B. 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C. 地处温带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

D. 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水电站的影响为(  )

A. 发电量减小    B. 冬季发电量增大    C. 利用率降低    D. 夏季发电量增大

3.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 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 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 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 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B. 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C. 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比例在四省区中最低,能源结构不均衡

D. 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2.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

A. 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 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C. 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 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下图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 集中在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南

B. 北多南少

C. 分布相对分散

D. 分布地区较少

2.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方法不包括(  )

A. 北煤南运    B. 加大采煤力度,进行囤积

C. 变输煤为输电    D. 西煤东调

 

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3.5°。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经度是________。

(2)北京时间下午3时,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号)。

 

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题文)据下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4月,多位科学家在世界太空气象的研讨会上警告,2011年太阳耀斑大爆发,全球定位系统将严重失效,原因是太阳耀斑爆发产生的高能无线电波的频率与GPS卫星传播的频段正好相同,从而导致接收器的混乱和信号的丢失。

材料二:2010年1月27日,美国宇航局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捕捉到太阳表面活跃区域上空升起炽热的弧形物质,它是由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组成的超热物质,以每小时1 613千米的速度射向太空。

材料三:2009年中国产太阳能热水器达4 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达到4 000 MW,新能源在中国方兴未艾,这也是我国为改善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做出的巨大贡献。

(1)有关太阳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只有黑子、耀斑、太阳风三种类型

B.对太空中的航天器造成威胁的只有耀斑

C.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只会产生不利影响

D.黑子数目增多时,耀斑也常会增强

(2)材料二文中所述的太阳喷射物来自太阳外部大气的哪一层?这种喷射物将对地球有何影响?

(3)试举例说明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都有哪些形式。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5038/41910) 首页 上一页 15033 15034 15035 15036 15037 15038 15039 15040 15041 15042 1504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