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题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它生命力旺盛,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称它为“紫色恶魔”.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

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附近    B.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界线附近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附近    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附近

 

(题文)对土壤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气温    B. 地形    C. 生物    D. 降水

 

郑板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破岩”说明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气候    B. 地貌    C. 生物    D. 水文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 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 热量丰富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 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时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_代。

(2)该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是________。

(3)该地质年代_____植物代替了_____植物,____动物代替了____动物。

 

(题文)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填空回答图中数字处人类开发利用不当产生的问题。

(1)林区过度采伐森林→________→水土流失→________→水害。

(2)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_______→水土流失。

(3)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_______→河流自净能力减低。

(4)河沙开采过量→河床堤岸________→河岸后退→水害。

(5)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________→海水入侵。

(6)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________→航道变浅。

 

殖民者带到澳大利亚大陆的狗沦为野狗后,对这里的羊群造成极大的危害。

请分析这里为何野狗为患。

 

澳大利亚不仅没有天然的肉食动物,而且许多“土著”动物保留了原始的特征。

试分析原因。

 

共419098条记录 当前(15023/41910) 首页 上一页 15018 15019 15020 15021 15022 15023 15024 15025 15026 15027 1502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