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困难

(二)阅读《病房这个舞台》,完成下列小题。

病房这个舞台

①从医20年,我感觉自己一直都是给予者,唯独在救治这个19岁彝族男孩的妻子时,我感觉自己是获益者。

②患者是个极度消瘦的彝族女孩,当时是被背入病房的。她瘦弱的程度和非洲难民差不多,身高一米六,体重不到60斤。我看了一下入院证,17岁,初步诊断考虑阑尾周围脓肿、结核冷脓肿、炎症性肠病穿孔伴局部脓肿,但是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从女孩的穿戴来看,绝对不是来自富裕的家庭。而可以选择的所有治疗方案,都必须在充足的营养支持下才有可能完成,所以我必须和一线医生一起完成第一次医患沟通。

③几分钟后,在一线医生身后跟进来一个男孩,黑黑瘦瘦的,引人注意的就是他的眼睛有着高原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清亮。我有些责怪地对一线医生说:“怎么叫个小孩过来?让她家属来。”一线医生有些迟疑地说:“她没有其他家属,这是她老公。”我抬头看了一眼这个不知所措的男孩,问:“你今年多大了?”“19。”19岁已享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了,但在彝族的家庭关系中,一般能做主的,要么是她的父亲,要么是她的舅舅。

④“这个女孩病得这么重,要是没有一个真正能拍板的人,我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就非常大了。”听出我语气的变化后,男孩立刻从一线医生的身后走到我面前。他深吸一口气,用夹杂着彝语的汉语对我表达了下边的意思:家里不会有人来了,所有人都叫我不要管她,说她没得救了;县医院的医生也说她没得救,叫我背回家去等死,但是我舍不得。她明明没有死嘛,最后我去求全村的长辈,挨家挨户去磕头,然后全村人给我凑了两万块钱;家里的老人对我说,无论能否救得活,也就只有这两万了。

⑤听他结结巴巴说完这些话,我立刻站了起来,直视着他明亮的眼睛,同时也感受到他目光中的坚定。他基本上是在违背全村人的意志,以近乎破釜沉舟的勇气来救他老婆的。要知道,在贫困地区,借钱给人做生意还有可能,但借钱给人看病是极少的。就这么一个19岁的孩子,能够在贫困山村里借到两万块钱,不知道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突然感到压力很大。

⑥“你先交5000块钱,我们尽可能在5000块钱范围内查清楚,然后再谈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他点头同意,这时我才开始逐字逐句地跟他讲清下一步要进行的检查、要花费的金额,以及他妻子可能面临的难关,等等。他眼睛都不眨地听着我把所有的环节讲完,一直在点头,同时对我说“好、好、好”。见我全程都没有说让他把妻子背回去等死这样的话,他突然对我微笑了一下,然后走了出去。

⑦3天后,初步诊断,还是肺结核及肠结核穿孔形成的冷脓肿。外科干预风险高,只能先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为了抗感染,要对右下腹局部进行大蒜和芒硝外敷。我们科室常备有一个蒜臼,每天早上,我们还没交班的时候,就看见男孩拿着蒜臼,在楼道里吭哧吭哧地捣蒜。他知道如果提前准备好了,等医生查房的时候就可以给妻子敷上新鲜的大蒜。

⑧几天过去了,除了女孩的生命体征比来的时候平稳了一些,其他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一线医生查了一下费用,差不多5000块,我开始忧心忡忡。我把男孩叫到办公室,说:“现在已经花了快5000块了,疗效仍然不是很理想,下一步你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吗?”男孩迷惑不解地看着我,对我说:“没有啊,我觉得疗效很好啊。”“哪里好啊,你看那个包块的大小,一点都没有好转,而且腹痛依然那么重。” “但是她开始吃饭了,医生,她吃饭了嘛!”虽然我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判断病情好转的原始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能够吃饭到出现真正的疗效,这个过程有多漫长,他不知道。

⑨又过了几天,有天早上查房时,我突然发现这个女孩坐了起来,一头乱蓬蓬的头发也梳成了麻花辫。那一刻,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检查显示,她的各项指标也开始好转。这个时候,男孩准备的两万块钱已经用了一半,我们必须要更加精打细算。

⑩有一天,我看见这个男孩没有像往常一样,和他的妻子头碰头地在病床旁边吃盒饭,而是一个人端着一盒方便面蹲在楼梯口上吃。“今天怎么不吃盒饭啦?”男孩笑了一下:“没钱啦。”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买一盒给他,但是转念一想,这样做可能并不合适。我笑了一下:“慢慢吃。”他也回报了我一个阳光般的笑容。

又到了该做CT的時候,我希望同时看看女孩的肺部和腹腔的情况,但是两个部位的CT费用又太贵,科室里有人出主意说,能不能只做肺部,但是两个部位一起看呢?我到了CT室和检查的医生商量,医生刚开始并不同意,因为这从医院的管理程序上来说是不允许的。我给他简单介绍了一下这对夫妻的情况,他没有再说话。等拿到检查报告的时候我发现:检查医生把肺部和腹部都做了。复查结果非常好,年轻人顽强的生命力终于战胜了病魔。

在大家都很开心的时候,我又隐隐地感到一丝担忧。目前女孩是在康复阶段,但是那么严重的腹腔结核感染,意味着她将不能自然怀孕,而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彝族的部落里又将会承受怎样的压力?这个男孩能够承受这个结果吗?

我把男孩叫到走廊上。他看见我凝重的脸色,立刻紧张起来。当他弄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之后,突然出乎意料地哈哈大笑起来,同时重重地说了一句:“医生,她已经活下来了嘛!”这一瞬间,这个瘦弱的男孩突然变得无比高大。

20多天过去了,女孩的情况逐渐趋于稳定。我和男孩商量说:“现在情况比较稳定,你可以带着我们的治疗方案,回县医院继续治疗了。”男孩开心地说:“我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出院的那一天,我正在上门诊。忙碌中,我抬起头来一看,男孩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我的诊室里,有点局促的样子,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我讲。

我问他:“出院后吃的药取了吗?”

“取了。”

“注意事项、要复查的内容知道吗?”

“知道。”

“出院证到了县医院要拿给医生看,好让医生照着原来的方案继续做治疗。”

“知道。”男孩一边点头,一边回答。我笑了一下,说:“那快去办出院手续吧!”

突然,男孩朝我深深地鞠躬,然后就一直这样弓着背、低着头、倒退着走出我的办公室。这时我才明白,这个男孩因为语言不流畅,不知道怎么对我说感谢的话,最后用了这个方法来表达。那一瞬间,我的视线模糊了……

病房有时候就像一个舞台,很多患者及家属会在病痛、金钱的高压下表现出自己最极端的个性。而这个男孩,以19岁的年纪,默默地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让我们这些见惯人情冷暖的医生赞叹不已。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患者家属,犹如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陪伴着我在艰难的从医道路上继续前行。

(有删改)

1.文中的“我”在救治彝族男孩的妻子时,感觉自己是获益者。彝族男孩的什么品质使“我”受益?他的哪些行为表现了这样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2.下面《论语》中的几则语录,哪一则与文中医生们的表现无关

A.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C.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作出回答。

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被誉为“燕山明珠”的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境内,横截潮、白两河,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密云水库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总面积188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第一大水库。

在修建密云水库以前,潮白河中上游流经山区,由于夏季雨水集中,加上缺少植被保护,经常引起山洪暴发,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    (损害 损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     (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制定了修建密云水库的规划,手治理潮白河水患。密云水库由北京勘测设计院和清华大学负责设计,从1958年9月动工兴建, 1960年9月建成投入运行。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水库建设,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工地视察,周恩来总理更是先后七次来到工地指导工作。

    密云水库建成后,基本控制了上游洪水,使下游 8 个区县免遭洪涝灾害,年平均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在除害兴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960年至1981年,水库担负着为京、津、冀地区供水的任务,年供水量80%用于农业灌溉。1982年以后,为了缓解北京市用水紧缺的局面,停止向河北、天津供水,主要担负北京市城市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自2002年起,密云水库主要负责北京市的城市生活用水。正常年份,密云水库供水量占北京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60%以上。

为修建密云水库,密云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肥沃的1.13万公顷良田变成了淹没区,加上工程、道路占地共 1.6 万公顷,密云人均耕地面积由建库前的约 0.18 公顷减少到建库后的约 0.09 公顷。同时,移民工作量十分巨大,库区共迁移65个村庄,11536户人家,拆迁53818间房屋,近7 万人先后离开他们世代生息的故土,被安置在区内外其他地区。

【材料二】

2018年是密云水库建库60周年。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应地,是首都的“生命之水”。有俗语称:“市民每喝三杯水,就有两杯来自密云水库。” 为保护水源,密云区关闭了200多家工业企业和旅游项目,水库周边居民为保水多次转产。1990年,灌溉水渠彻底停用,麦田改种玉米;1995年,取消密云水库网箱养鱼,到 2003年, 53.3亩网箱、65万公斤网箱鱼全部彻底清除;2016年,密云水库周边43个村全面禁养畜禽。靠水吃水的经济渠道被关闭了。但密云人知道:保护水源是国家划定的红线,越红线的事绝对不能做。尖岩村一位养牛专业户说:“前前后后投了有2000多万元,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可生在水库边上,打小就经常听老人讲当年邓小平和彭真等领导来水库调研,关心水库周边荒山绿化和果树政策的事儿;讲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来水库视察,询问农民致富和水资源保护的情况。明白密云人保水是大事儿,我们支持。”

为保护水库水源,多年来,密云区在水库周边及城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密云区水体质量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直接饮用。密云区空气质量优良,生态环境优美,这为保水奉献的密云人提供了新的绿色发展之路。继 2008 年成为国家级生态县以来,密云区将发展旅游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形成生态型的旅游产业。 “十分美景半是绿,一城绿色半是水”的密云正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对文中两个加点字的注音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zháo)  应(gōng)    损害   高瞻远瞩

B. 手(zháo)  应(gòng)    损害   明察秋毫

C. 手(zhuó)  应(gòng)    损失   明察秋毫

D. 手(zhuó)  应(gōng)    损失   高瞻远瞩

2.阅读【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两则材料所共同说明的内容。

3.请你根据【材料三】,对【材料二】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简单

阅读名著,我们不仅被其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也会被其中丰富的情感所打动。请从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谈谈最打动你的一种情感,并写点儿简单的评价或感受。比如:“我感受最深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对鲁滨逊的忠诚……”(示例除外,100字左右)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简单

一部《红岩》震撼了几代读者的心。这部书以《红岩》为书名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请你简述书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志:记。②扶风:凤翔府。③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④弥:整、满。⑤忭:欢乐、喜悦。⑥荐饥:连续饥荒。

1.下列词语中的“负”与“负者歌于途”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负隅顽抗    B. 皇天不负有心人    C. 不分胜负    D. 负荆请罪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亭于堂之北。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乙】文中苏轼为什么把亭子命名为喜雨亭,【甲】【乙】两文共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4.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雨”字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中等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阅读画线语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联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2.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首联以对偶写自己泛舟于绿水上、青山前,“客路” 点明作者人在旅途的境况。

B. 古诗词中的“雁”常与思乡有关。比如本诗的尾联,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强调美好事物的消逝,有一种无奈和惆怅蕴含其中。

D.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隐含哲理,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题型:句子默写
难度:简单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中等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世界,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阅读学校板报上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8分钟”总导演张艺谋摒弃了他所    (shàn)长的人海战术,重在展现中国形象。从智能机器人、减重熊猫木偶等高科技成果,到冰屏中展示的高铁、天眼、大飞机等新成就,让界为中国的发展而赞叹。而长城、中国结、五彩祥龙、凤凰展翅、梅花等中国传统元素的呈现,又使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味道。

⑴ 对文中加点字的笔顺和横线处应填写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世” 的第二笔是竖     善长         B. “世” 的第二笔是竖     擅长

C. “世” 的第二笔是竖折   善长         D. “世” 的第二笔是竖折   擅长

⑵请从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副对联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把序号填在空格中。

A    B    C   D

上联:____    下联:____

2.(1)下面是一位同学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一个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熊猫队长的创意使嘉陵江畔的艺术奇葩:川北大木偶被世人瞩目。②在歌曲《歌唱祖国》的音乐声中,熊猫队长与轮滑少年共同配合,演绎了冰球、冰壶等冬季体育项目。③当他们化身熊猫信使去收集邀请时,使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标点符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北京冬奥会邀请函补写一段话,融入北京和冬奥的元素。(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参考用词:长城、冰雪、激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对龙凤图案很感兴趣。他们查到了京剧《龙凤呈祥》中的一段唱词:“劝千岁杀字休出口……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鞭打督邮他气冲牛斗,虎牢关前战温侯。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由此可以推断《龙凤呈祥》这一剧目取材于我国古代章回小说《_______》,作者是_______

4.学校戏剧社将在小剧场播放京剧《龙凤呈祥》,想从以下四幅字中选一幅作为海报用字。你推荐哪一幅?请结合作品的字体及特点说明推荐的理由。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你推荐:第____幅     字体:____    理由:______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记忆中你最美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有的人选择为生活而拼搏;有的人选择为梦想而努力;有的人选择放弃;有些选择也许是迫于无奈……当面临选择的时候,你准备好了么?

请以“我选择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现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9768/24158) 首页 上一页 9763 9764 9765 9766 9767 9768 9769 9770 9771 9772 977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