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也说颜值

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颇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

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祢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有删改)

1.第⑥自然段引用英国人戈登在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理由。

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2.如果要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更生动并更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下面哪一个选项最为恰当?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有“值”不在“颜”高 

B德才兼备,无“颜”何妨

C“颜”外之意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______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2)请在吴均的《山中杂诗》和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搂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也。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而或长烟一    空:空中

B. 野芳而幽香    发:开放

C. 而乐亦无也    穷:穷尽

D. 于时冰皮始    【解析】
融化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喜洋洋者矣      真无马耶

B. 往            面山

C. 若脱笼鹄        何陋

D. 山峦晴雪所洗    不足外人道也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B.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甲晨和晚上。

C.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问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D.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缘,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段短文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

B. 三段短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的渔歌互答,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

C. 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意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

D. 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B. 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C. 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 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题文)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 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 《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题文)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 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è)      芽(pēi)    孜不倦(zī)

B. 取(jí)     稚(nèn)    养精锐(xù)

C. (gāo)    羁(bàn)    装作样(mú)

D. (sǒng)   归(xǐng)   眼花乱(liáo)

 

题型:材料作文
难度:困难

按要求完成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辽阔的世界在脚下,漫长的未来等着你,有无数条道路任你选择,你可以去尝试、去探索、去历练……假如生活就像大海,那么你的人生就是航船。终有一天,你将驶出温暖的港湾,驶向那无边的海洋,去聆听那海风长啸,去经受那风浪冲击,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旭日东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

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困难

德者无敌

韩青

①《老子》中有言:“重积德则无不克。”就是说,不断积累德行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做不成的,正所谓“德者无敌”。

②所谓德者,就是世间美好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他们用爱心、善良、追求和执着等这些德行,换来的是高尚、和谐与成功。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当年,他看到自己的仇敌掉下悬崖,身体挂在那里,危在旦夕,他当时有过犹豫,脑海里也随之浮现出之前仇敌对自己的种种不好,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挽救仇敌。本质上,他救的是那个正直、豁达、有爱心的自己。如果当时他选择了放弃,那么就说明,他同样也是一个睚眦必报、心胸狭窄的小人,心里装着的全是冷酷无情。这难道不是德者无敌吗? 一个有着足够德行的人,谁也别想着会把他击败。即使有时候德者处于弱势,遭受了一些意外的污蔑,那也不过像花儿遭逢了风雨,也许枝叶被摧残了一些,但那芳香是摧残不了的。

③德者常常是风雨后见彩虹,但坏人终究会不打自毁。贾平凹先生在《〈行余集〉序》中所言:“坏人在一定时间内是活得很好的,又有钱,又有好身体,还常携着漂亮女人,似乎天忘了报应。这是因为坏人无羞耻心,不守道德规范约束,能吃饭,又不失眠。但坏人最终下场不善,皆源于他养成习惯的思维意识必会造就他与世事全面相违。”就是说,那些坏人,也许看起来很风光,但是到最后他们还是会在劫难逃,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在那错误乃至邪恶的道路上鬼混着,就像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车祸在所难免。当坏人一个个走向了不归路;那么,这个世界就成了德者的世界。

④还表做德者好,这是时代的主流。《四十'土章经》里说:“没有道德的恶人去伤害有道德的贤人,这就犹如仰天吐口水一样;唾液不会到天上去,还是备堕向自己。逆着风去扬尘,尘不会到对面去,还是会落.到自己身上。因此,贤人不可能被毁。伤害贤人,祸必然还会殃及到自己。”我们不妨这样想想,去伤害一个德者,就相当于用自己乌七八糟的想法去伤害人间的真、善、美,从而让自己悦化成一个坏人。事实上,德者你没有伤到,也许你伤到的只是他们的皮毛,可是他们身上那些k光散香的东西,不会因为你的张牙舞爪、脏心烂肺而有丝毫改变。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2.文中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几句名言,可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奇迹。”(华兹华斯)

B.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C. 在学习上做到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D.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陆游)

4.请在第⑤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困难

你须寻得所爱

清和

① 一生,你须寻得所爱。

    祖父是个耿直的老头儿,内心简单,做起事情来极其认真。他思想开通单纯,别人都说祖父太傻,而我从小就很崇拜他。村子里的小孩儿常常捉弄他,他也不恼,只是摇头微笑。祖父青年时当过私塾先生。他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笔体隽秀清新。记忆中,A祖父习惯在晌午后拿来姑姑给的旧报纸,铺在整张桌子上,倒上一点墨汁,抖动着轻巧的手腕,一笔一划地认真练字,一直写到夕阳西下、炊烟袅裊。旧年里,还没进腊月,祖父就着手准备写对联的纸和墨了。纸是从镇上买来的“万年红”,祖父说这种纸不易褪色,红得鲜艳,贴在门框上才好看。墨是祖父自己用金粉调配的金色墨汁,祖父的手指被金色的墨染成了金黄色,像是佛祖的手,透着祥和。那个时候,祖父总是天刚蒙蒙亮,就早起去集市上占地方了!腊月里的集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每家每户更要选上一副上好的对联。祖父的摊位前总是围了许多人,他的对联很快被一抢而空。除此之外,村子里整条街的乡亲都会邀请祖父来写对联。

    我的祖父是乡村天际的黎明,沁着泥土、小草、叶子的芳香,浸润着露水的清凉,

照亮了故乡悠长蜿蜒的小巷,濡湿了我童年天真烂漫的光阴。

    一次机会,我去到安徽古镇,邂逅一家百年老店,店里都是各式各样的砚台。B莖台温润如玉,雕花精美,就像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店主说这些砚台都是她的父亲亲自雕刻而成,一方砚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店主是位典型的南方女子,温婉和善。她说她家世代都做砚台。我猜想她的父亲一定是一位有名的匠人,日复一日地打磨,才制作出这一方方精致的砚台。

    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像一生只爱一个人,纯粹、经典。真正的喜悦,是寻得所爱的执著;真心的欢喜,是四月芳菲的绚烂;真实的摯爱,是千帆过尽的单纯与惊艳。

    有一个女孩从小失去双亲,跟随爷爷长大,家境非常贫寒。女孩的爷爷是山村里有名的厨师,女孩心灵手巧,受爷爷的影响,耳濡目染,十几岁便爱上了保:饭,学会了很多厨艺。后来,爷爷去世了。女孩不得不去大城市打工,维持生计。单纯的女孩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繁华的都市生活,她一点都不快乐。背对着闪烁的霓虹灯,凝望着远方的家乡,女孩迷离的目光霎时变得坚定、执着。那一刻,她顿悟了。女孩最终远离了世俗的喧闹,放弃了城市的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自己喜爱的美食。她利用跟爷爷学的厨艺,录制美食视频,发表在微博上。历经世事沧桑的女孩厨艺更加姻熟精湛,越发具有大家的风范,加上山村幽美的环境,厨艺与自然万物融合,制作出的视频极其唯美,很快拥有了大量的粉丝,她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

    曾几何时,人们追逐世俗的奢华,享受灯红酒绿的热闹,买昂贵的衣服、包包、化妆品,想拥有更大的房子、更高级的车子……物质越来越丰富,内心却越来越空虚。人们不明白,为什么拥有了想要的一切,却还是不快乐。扪心自问,是不是早已远离了内心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个对生活充满热情与期望的自己。’那么此时找寻一件事吧,那件你一直喜欢的事,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

⑧人生漫漫,须寻得一件喜爱的事,专注去做,所有的美好都将在这一刻苏醒,这样的你自带光环,是沧桑世间瑰丽的风景。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哪几件寻得所爱的事?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祖父的摊位前总是围了许多人,他的对联很快被一抢而空。

(2)背对着闪烁的霓虹灯,凝望着远方的家乡,女孩迷离的目光霎时变得坚定、执着。那一刻,她顿悟了。

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

A.    祖父习惯在晌午后拿来姑姑给的旧报纸,铺在整张桌子上,倒上一点墨汁,抖动着轻巧的手腕,一笔一划地认真练字,一直写到夕阳西下、炊烟袅袅。

B.    砚台温润如玉,雕花精美,就像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

4.分析文中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5.题目中的“寻得所爱”具体指什么?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8954/24158) 首页 上一页 8949 8950 8951 8952 8953 8954 8955 8956 8957 8958 895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