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 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一个与孔子、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①温故知新 ②舍生取义 ③愚公移山 ④任重道远 ⑤诲人不倦 ⑥一鼓作气 (只填序号)__________ (3)(观点大讨论)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红橘甜了 ①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②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③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jŭjué。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④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⑤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⑥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⑦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jŭjué(____) 2.根据文意,在下面空格处填入恰当内容
3.第⑤段划直线句“(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_____和_______,作用是______。 4.文中第③、第⑥段的画曲线句是父子二人各说的一次假话,结合具体内容分别说说他们说假话的原因。 5.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 (至少写出两点)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马 ①在哺乳类动物中,进化各阶段的化石发现较多、研究较清楚的要数马了。100多种马的化石,显示马的进化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始祖马、中马、草原古马、上新马和真马。5000万年前始新世早期,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马——始祖马,狐那么大,前肢四趾,后肢三趾。以后各阶段的马,体型逐渐高大,趾逐渐减少:由四趾到三趾,到三趾而只有中趾发达,到只有中趾而趾端成硬蹄,终于成为现代类型的单蹄的真马。在生物进化论上,这被认为是特化式进化或直向进化的典型事例。 ②作为物种,现在全世界的马都属马科、马属两种之一:野马或家马。野马是唯一的现存野生种。野马比家马体形较瘦小;头较短钝,额鬃短或缺,鬣短而直立;尾的长毛粗而较少;蹄较宽,常结群活动。野马分布于阿尔泰山两侧的我国新疆准葛尔盆地与内蒙古、甘肃西北部,和蒙古的西南部。又称蒙古野马。 ③家马无疑是由野马经驯化培育而成的。问题是哪一种野马。据说作为家马原种的野马已经灭绝。也有认为就是现存的野马的。现存野马和家马杂交,可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显示了它们间密切的亲缘关系。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北方多属蒙古马系统的家马,是从蒙古野马来的。据考证,马是继狗猪羊牛后为人类驯养的家畜。约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在亚洲中部的草原地区首先驯马。我国也是最早驯马的国家之一。四五千年前龙山文化遗迹中已发现有家马的遗骨。最初驯马是用作运输工具,后来才用于骑乘。 ④家马较高大,头长鬃长,鬣也长而垂于颈的两侧,尾的长毛细而密。家马按用途也可分为骑乘种、重挽种和兼用种。骑乘种具奔跑快速、敏捷机智等优良品质,阿拉伯马是世界著名的珍贵品种。重挽种体重力大,专供挽拽货物、车辆,如英国重挽马。兼用种力速兼备,既可骑乘,又可轻挽,故又名轻挽种,蒙古马是优良品种。全世界有300多个马品种,很多是经多次与优良品种杂交,逐步改善品质及选育而成的。其间产生许多杂种马。马一胎一子,幼驹出生后不久就会站立、吃奶。家马马母爱性强,幼驹常依偎母旁。 ⑤马在多方面为人类效劳:犁田,拉雪橇,拉邮车送邮务员派信。老马识途,自会沿老路走的。在马术运动中,有赛马、单人马赛车、障碍赛、涉水赛等。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赛马项目也不少。马戏总有精彩的表演。至于战马,无论古代的轻骑兵,还是近代骑兵的,都会立下不少的汗马功劳呢! 1.本文围绕马,介绍的内容有: 第②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说明家马的特征和种类。 第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我国也是最早驯马的国家之一”中“之一”不能去掉的原因是______ 4.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哺乳类动物的马在生物进化论上是特化式进化或直向进化的典型事例。 B. 野马是唯一的现存野生种类,体形比家马瘦小,蹄较宽,常单独活动。 C. 我国也是最早驯马的国家之一,理由是四五千年前龙山文化遗迹中有家马的遗骨。 D. 马和人类的关系密切,人类有各种和马有关的活动,如马戏、马术等。
|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詹懋举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mào)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①,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 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①一过:一遍。 1.解释加点字。 (1) 詹懋(mào)举为颍州守 (2) 一时琴师莫能及 2.对画线句“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肩上担着柴,头上常挂一个囊琴,于是请求看看。 B. 曾经见一个老人带着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琴囊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C. 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 D. 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装琴的口袋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3.从文中看,詹懋举“大惊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4.詹懋举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黄生借书说 ①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②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④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⑤为一说,使与书俱。 1.本文作者是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有所览辄省记。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第二节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 第二节,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证明“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C. 作者将借物者与藏物者进行对比,分析“天下物皆然”的原因。 D. 作者写《黄生借书说》一文,目的是勉励青年发奋求学。
|
|
阅读下面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中的“天下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 B. “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 C. “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D. “可怜”一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
|
|
默写 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 2)____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3)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4)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_____,……。 ( 《孔孟论学》 )
|
|
题目:我从没有这样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舒畅、激动、认真、自责、伤心、烦恼、懊悔等。 ②以写人、记事为主,记事要完整、具体,要有真情实感。③要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④要在叙事的基础上准确恰当地运用抒情、议论。⑤书写要工整,字体要端正、匀称。⑥字数在600字左右。
|
|
邻居阿麻 ①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②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我的头上。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个都是天才,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窑炭冲得稀烂。“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用“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里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头。正当我们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了一顿打。皮肉受苦,奇痛难忍,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这时,麻子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 ③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这中间有个缘故。 ④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地。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桥上木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终于,一场大雨,猛涨的山溪水把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小伙伴春山。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捡得了一条小命。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可是,第二天收费一角。后来竟涨到了四角,阿麻“发”了,腰包涨鼓鼓。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但他默默地忍受了。 ⑤风里来,雨里去,阿麻摆渡六年。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 ⑥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 ⑦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 ⑧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没有红绸。一挂两千响,响过之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桥落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阿麻同志摆渡六年,劳动所得全部捐献,修了这座石拱桥。他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小桥,念念不忘小镇的人们。”镇长的眼圈红了,嘱秘书拿出骨灰盒,打开,说:“这座石拱桥,就是阿麻的纪念碑。”他顿了顿,人群中有人哭泣。“根据阿麻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小河里。”他抓起一把骨灰,撒向空中,随着骨灰抖落,人们的泪珠也纷纷抖落。 ⑨不知是哪一个能工巧匠,雕了个阿麻的半身石像,嵌在桥头的石墩上,从此后,阿麻每天目送着孩子们上学,目送着过往的车马行人。 1.儿时的“我”和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阿麻? 2.小镇上的大人们为什么也不喜欢阿麻? 3.有人骂阿麻“黑良心,赚昧心钱”,阿麻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反而“默默地忍受了”? 4.作者为了塑造阿麻这个人物,用了_______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5.文章中的阿麻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小人物,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阿麻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
|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B.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C. 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 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 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 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 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 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 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 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