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作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梁俊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这首小诗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微生物让你爱上大草原

①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那里芳草青青,红花艳艳。置身于草原茫茫的天地之间,人们总是心旷神怡,情思悠远。即使没有去过这样辽阔的大草原,我们如果去郊外踏青,也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小草的清香之中。

②在过去,草原产生的令人愉快、宁静、健康的心境被认为是不可靠、不科学的,而且被童话、小说和诗歌渲染得有些夸张。然而,生物学和医学界的科学家们花了很长时间,得出了新的观点:我们的身体由微生物支配,这些微生物就像春天的草坪一样生机勃勃,所以在我们的体内,会有草原的特征和记忆。

微生物支配我们的身体

③科学家说,我们的身体里其实有着发达的生态系统,没有这种生态系统,我们就不能分解和消化食物。而在这一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微生物。

④微生物在健康的人类中完全占主导地位:在我们身体的 100 亿个细胞之外,有 1000 亿个微生物在我们的新陈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极大地增加了我们身体生息繁衍过程中的选择:如果我们把微生物的基因包括在内,那么我们的身体里就有超过10万个基因,而不只是 2 万多个。

⑤美国微生物学家布鲁斯·比伦总结道:“我们的身体是细菌的殖民地。”我们的身体被微生物所占领,不同的菌落在不同的身体器官里发展,尤其是在肠道里,细菌对我们的代谢过程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⑥肠道的细菌生态系统的类型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吸收营养的成功程度。例如,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的儿童出生时,肠道组织中便携带着一种固氮细菌,这种细菌一般存在于植物和藻类中,而在这种细菌的帮助下,即使这些儿童多年吃素,也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有肥胖倾向的人有特别有效的消化细菌,只咬一口饼干,他们就能吸收饼干中所有的营养物质,而瘦子们吃掉的食物则通过消化道而不被吸收。

⑦不仅是新陈代谢,我们的神经递质和荷尔蒙的平衡也不能完全由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控制。科学家认为,一个人感觉幸福与否,很可能也取决于身体里的细菌。

人与草原融为一体

⑧再来看草原,微生物的“生物膜”覆盖草原潮湿的表面,数以百计的微生物种类纠缠、吞噬、消除、提取和合成物质,这其实和我们体内微生物的运作是一样的。

⑨可以说,人与草原的交流关系意味着我们是草原风景的一部分。人类早期从草原上得到食物的那一刻,也将草原和它的居民融入自己的身体和基因。因此,当我们身处草原,不仅能感知到数百种植物和无数的昆虫组成了草地的生态系统,也会把自己作为这个场景的一部分。

⑩同样,草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之一,身处草原,我们可以感受到平时无法正确理解的东西。而自然世界带给我们的这种情绪不仅仅只是诗人和歌者的隐喻,更不是一个武断的臆想,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体里的感受。关于草原的情思,来源于有机世界的物理学,而作为一个个体,只有融入自然的世界,才能达到真正的宁静和愉悦。

1.文章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

2.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我们的身体里其实有着发达的生态系统,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微生物。

B. 除了新陈代谢,我们的神经递质和荷尔蒙的平衡也不能由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控制。

C. 我们体内微生物的运作和草原上数以百计的微生物种类纠缠、吞噬、消除、提提取、合成物质是一样的。

D. 草原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之一,身处处草原,我们可以感受到平时无法正确理解的东西。

3.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词准确,请结合文中画线句来分析。

5.结合文章说明的内容,说说微生物是如何让我们爱上大草原的。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厉害了,我的娘

米丽宏

①那年春天,我娘病了。我请假,把娘接到我们在南山上的场区小住。

②风轻日暖的时候,我搬个椅子,铺得软软的。扶娘出来,坐在阳光底下,跟她一块远眺近看,闲闲说家常话。远近的树,有的在发芽,有的在开花。

③娘指着一树杏花,讲她的幼年。那时,她要看弟弟,背妹妹,打猪草,拾柴火,可是,淘得很。也是春天,她一手托着背上的小孩儿,一手攀着石缝,爬上墙头,去折杏花。她说,一棵杏树,她只消两手一抱,两脚一缠,一纵一纵就爬上去了。

④真像猴子一样啊。她站在树枝上,坐在树枝上,或躺在树枝上,稍一用力,就晃啊晃的,晃得杏花乱飘。

⑤泼辣娇俏的野丫头,转瞬长大、成家,煞了野气,成了三个孩子的娘。

⑥村里人,有个统一的价值观:不顶吃顶喝的事,你做,你喜欢,叫“猴”。看谁谁谁“猴”的。有点“追求花哨、不务正业”的意思。正业是啥?无非吃穿。

⑦我娘,是个“猴”女人,她欢喜着一些吃穿之外的东西。

⑧我们村东山坡上,种了满坡杏。惊蛰过后,杏花开得噼里啪啦,东山坡上白浪滔天,但没有人说到杏花的美,更没有人去赏杏花。

⑨至多是某天早晨,人们端着饭碗在门外吃饭,有人朝杏花坡看一眼,轻描淡写说:“杏花开了。”多数的人朝那里瞅瞅,说:“该锄麦了。”也有人惋惜:“可惜那一坡杏,又酸又涩巴。种白杨的话,能当梁了。”

⑩但我娘年年要折几次杏花养着。我上学后,弟弟小,娘被家务困住。杏花开时,娘总让我给她折杏花。我乐意这样的差事——大约“猴”的基因,已流在血液里。

⑪我拣花苞繁密的,折一把回来。娘边夸边插在老花瓶里;然后装水放窗台上。此后天天早晨,她在花枝下梳头,很快乐的样子。纸窗上,投影着花枝阑珊,看着简单,却很难画。

⑫村里放电影《红楼梦》,关于林黛玉葬花,乡亲们普遍觉得这个编戏的人,有点太能扯了。至于吗?落个花,就哭成那样儿?

⑬只有我娘为那林女子忧伤着。

⑭其实细想,娘那时跟别人一样,天天在吃穿用度的困境里打转转,满脸愁容;为家族的纷争,断不了生些闲气。

⑮那时,我娘为三姑常来讨奶奶占点小便宜,颇不满。她说她们俩是“猪嘴狗獠牙,死不对眼法”。最厉害的一次,两人竟榔头闷棍、揪头拔毛混战起来。我奶奶站在堂屋高台,眼看着两人翻来滚去、乱成一团;拍下大腿,长叹一声,回屋念佛去了。

⑯三姑撤退以后,我娘理了理乱发,竟跑去北屋,向奶奶赔不是。我娘说:“娘,你宽心,我不是冲你的。你当娘的,接济儿女,没错;她做女儿的,不该!”

⑰混战殃及了种在影壁前的一株刺玫。娘好容易寻来、养活的花树,已打苞含朵,却被连根拔下,花叶狼藉。

⑱多年过去,娘说起当年的惨烈战事,好不羞愧。生活好起来以后,三姑也变了。她们和解,宽容,常常是有一点好东西,马上会想到彼此,交往也多起来。大的农活,干脆两家合起来一起做。

⑲不变的是,娘的“猴”。

⑳她对花儿、草儿、戏文的痴恋,简直近似恋爱般的情感,入迷,绵长,坚毅。我想,也幸亏那些“猴”吧,让人在饱暖之余,拥有另一个世界。心被花枝掩映、庇护,虽埋头尘世,却不会被时间和世俗风化。

1.文章以“历害了我的娘”为题,有何妙处?

2.文章写了有关娘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3.文章第③④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释)①鬣(liè):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②茗(míng):茶。罍(léi):酒杯。蹇(jiǎn):这里指驴。泉、茗、罍都是名词作动词用。泉,用泉水煮。茗,煮茶。罍,端着酒杯。差,骑驴。③沙之鸟: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④毛羽鳞鬣:泛指一切动物。⑤堕(huī)事:耽误公事。⑥恶()能:怎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风力虽尚______

(2)呷浪______

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始 知 郊 田 之 外 未 始 无 春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选文是从写柳枝麦芽、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游览满井的喜悦之情的。

5.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①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_______;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慘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______的伟大胸襟蓄势。

2.发散性思考:“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中,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班级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为“和”宣传)“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我们平时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等有着特殊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研究了“和”文化,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创作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要求形式新颖,朗朗上口。(限20字以内)

(探“和”方案)所有的和平到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义之战是和平得来的基础。抗日战争中,张自忠将军在宜城殉国。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同学们实地考察,凭吊英烈,请你完善考察方案。

考察前,查找资料,了解张自忠将军抗击日军、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

考察中,         

考察后,写一篇日记,记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寻“和”之用)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共享单车的出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方便了市民出行,给城市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次放学时,你发现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同志正在给一辆共享单车加装私锁,准备自己随时能用单车。你及时劝阻,他却振振有词:“关你什么事了?你这个学生不好好学习,管什么闲事?”这时,你怎么应对?

 

诗文默写。

__________,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敬之《回延安》)

②《大道之行也》中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的句子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憧憬美好,反思现实,是经典诗文中的永恒主题。“__________,君子好速。”(《关雎》)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北冥有鱼》)庄子奇妙的想象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卖炭翁》)卖炭翁凄惨的处境令人深思。

 

阅读名著,少不了摘抄。请把你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过程中摘抄下来的那段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写在下面。

 

根据例句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

例: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7502/24158) 首页 上一页 7497 7498 7499 7500 7501 7502 7503 7504 7505 7506 750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