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瞻迁①于齐安,庐于江上。……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②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 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③为悦。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 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释:①迁:贬谪②褰(qiān)裳:提起衣裳③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是: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是日更定矣 B.寓:而姑寓焉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之:逍遥泉石之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从:从子瞻游 隶而从者 2.文中的:“子瞻”是指____朝大文豪____,在自己的一首咏中秋的词里用自然现象来表达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4.回忆你学过的《醉翁亭记》,你觉得“太守之乐”与“子瞻之乐”有何异同?
|
|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凄凉地”“弃置身”举重若轻,无数艰辛一语带过,表现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对已故好友的悼念,同时也感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 C.“沉舟、病树”为作者自喻,“千帆、万木”与之形成对比,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 D.这首诗是刘禹锡为酬谢李白为自己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而写的,“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作者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又不乏刚键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岀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
|
请欣赏下面与时间有关的四幅书法作品,完成小题。 (1)按照书体产生的时间先后,四幅作品中应排在最前面的一幅是(_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2)对四幅作品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甲]行云流水、飘逸舒展的行书,错落有致,字体活泼又自然有动势。 B.[乙]字形扁阔、体势开张的隶书,在横平竖直之间尽显工稳端庄之美。 C.[丙]方中有圆、圆劲均匀的篆书,充满装饰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D.[丁]结构简省、笔意连绵、灵活自由的草书,收放之中彰显洒脱之美。
|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时常用“婵娟”代指月亮;“须眉”代指男子,“巾帼”代指女子。 B.“樱桃桑程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 C.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 D.我国古代文学中,三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八十岁被称为“古稀”。
|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世界上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错。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狂风学雨之时。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坚难困苦,帝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1)请为这段文字中画线字注音。 迄今(________) 狂风骤雨(________) (2)本段文字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修改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岀这段文字中的两个错别字并修改。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_。
|
|
在横线上写上相应的句子。 (1)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来表明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忠贞的爱,现也用来形容对事业的执着奉献。(李商隐《无题》) (3)读古人作品,可见作者胸怀气魄。读《岳阳楼记》,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可知范仲淹的忧乐情怀;读《醉翁亭记》,从“___________,醍能述以文者”可知欧阳修的政治理想。
|
|
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600字作文,文体不限。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
|
|
根据要求写作。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同学们以《九年级,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
|
|
填空。 (1)从表达方式而言,(甲)文侧重于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__________。 (2)(乙)文中范纯仁的行为恰好体现了(甲)文中“古仁人”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情怀。
|
|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纯仁①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②。僚属请奏而须报③,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④。会秋大稔⑤,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列传》) (注)①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参知政事。②赈贷:救济。③须报:等待批复。④按视:察看。⑤稔(rěn):谷物成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2)微斯人 微: (3)擅发常平粟赈贷 擅: (4)已无所负 负: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渔人甚异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其翼若垂天之云 C.秦中方饥/今齐地方千里 D.吾谁与归/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停顿。 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4.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