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临江之麋》 ,完成下面各题。(14 分)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⑥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外:野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自是日抱就犬( ) ②犬皆如人意( ) ③益狎( ) ④麋至死不悟(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忘己之麋也 A.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B.心乐之(《小石潭记》) C.心之所向(《幼时记趣》) D.治水之法(《治水必躬亲》) 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然 时 啖 其 舌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5.请你结合文章说说麋鹿至死不悟的原因。 (2 分)
|
|
阅读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完成下面各题。(6 分)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②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1.请你结合诗歌1、2两句说说湖阴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3、4两句。(2分)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本班围绕“汉字”专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1.【街头“啄木鸟”】星期天,文字清查小组在街上看到很多商家门前的广告牌上,为了吸引眼球,化用了许多成语,但其中的错别字容易误导别人对汉语的规范使用。请你把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纠正出来。(2分) 衣衣不舍(服装店) 步步为赢(鞋店) 咳不容缓(药店) 随心所浴(浴具) 2.【文字“解说员”】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特别是许多象形字、会意字,都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请你仿照示例,从下列文字任选两个加以形象的解说。(2分) 明 采 苗 水 本 雨 示例:休,劳动累了,人倚在树上,静静地休息。 3.【城管“劝导员”】目前,本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为了规范文字使用,你这样劝说商家:(4分)
|
|
名著阅读。(6 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人名),文中的主人公创作的另一部作品是______。(3分) 2.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小车站孤独地隐在树林里。它有一个装卸货物的石头月台。一条新修的路基一直从这里通到森林。(3分) 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描写的什么工作场景?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1.宁为玉碎,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 3._____________,寡人反取病焉。 4.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6.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7.《己亥杂诗》中运用移情于物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毒生姜、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防不胜防,无所遁逃。 B.响应上级号召,英武社区决定加快创建文明社区的规模与速度。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饱经百年沧桑,中国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足够的耐心在世界上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前线去显显自己的身手呢? B.他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C.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中的“孟子见梁惠王”。 D.据说,这是囚犯的“必经之路”,他们看到圣马可广场的美景,无不感叹不已。
|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2013年12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dì zào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伟人是为了zhuī sù革命足迹,不忘历史担当。
|
|
作文(40分) 成长路上,因为有你的支持与关心,因为有你的鼓励与帮助,因为有你的无私付出与奉献,我不曾在迷途中一蹶不振;成长路上,因为看到了你的坚强倔强,因为汲取了你的能量与动力,因为感受到了你的深沉与博大,我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行……我知道,因为有了你,我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美丽!我想告诉你,我知道了你的好。 请以“我知道了你的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
|
|
阅读丁卫红的《Hold住母亲的生命》。(14分) ①记不清这是母亲最近几年来第几次住院了,这次入院是在她刚出院不久又因病情危重重返病房的。病中的母亲时而昏睡,昏睡中常常喃喃自语,轻轻呼唤着“妈妈”;时而又不由自主地撕拉被单。尽管吊着“肺脑活剂”,输着氧气,可母亲仍然张着嘴大口喘气,脸色青紫。每每到下半夜常常有痰堵在喉咙咳不出来,这时会全身抽搐,嘴唇铁青,我们只好奔走呼叫,医生用吸痰机吸出痰来,母亲才又转危为安。如果这世上有阴阳两界,母亲不知在这边缘上挣扎过多少回了。 ②前日上午,医生查房结束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郑重地对我交代:“你妈妈病情已相当严重,你要有思想准备。”我深知“思想准备”意味着什么,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医生急忙安慰我说:“目前还有一种药,堪称‘原子弹’,这也是最后一招,不过能否有效,得看各人对此药的适应,不知你们是否用。如用,一是价格昂贵,二是需院方审批,三是对人体有副作用。”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于是,用上了抵御病魔的“原子弹”。六天后,母亲终于又醒过来,能和我们说话了。 ③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母亲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我是家里的老生子,生我那年母亲已三十七岁。母亲那时体质就不好,由于体力不支,抱我都很困难。后来听大人们讲,母亲总是把我放在胳肢窝里半抱半夹地走路。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的腰就是弯的,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母亲说是疼弯的。是的,是疼弯的,后来我懂事了,知道那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常年的劳累而导致的驼背。母亲常年有病,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的体质越来越差,瘦骨嶙峋,每天还要佝偻着身体,忍着疼痛默默地做着农活和家务。皱纹悄悄地爬满她那日渐苍老的脸,记得我小的时候总是趴在母亲背上给她拔白发,直到有一天再也不能拔了,因为渐渐地白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黑发。 ④正如有一篇文章写的那样:小的时候,遇到事情,总是说问问母亲该怎么办,那时候最崇拜的是母亲;大一点的时候,遇到事情会犹豫,不知母亲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怀疑母亲的见识;再大一点到叛逆期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再想找母亲说了,因为觉得母亲已经out了;到老了,经常慨叹,要是母亲还在,就能问问她老人家该怎么做了,可惜已经不现实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决定,在记下这些点点滴滴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⑤作家苏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母亲动手术后的某天,我在去医院的路上顺便拐进邮局,买了一本刚出版的《收获》杂志,上面登载了后来给我带来好运的《妻妾成群》。现在,我常常想起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想想就不敢再想了,因为我害怕我的好运最终给母亲带来了厄运,当我在我的文学路上‘飞黄腾达’的时候,我母亲的生命却一天天黯淡下去——我无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害怕这种因果关系。”反之,如果说上帝能让我的厄运给我的母亲带来好运,我情愿忍受命运的折磨,hold住母亲的生命。 (选自《盐城晚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唏嘘中回忆了哪些往事?(3分) 2.文题中的“Hold住”是什么意思?说说作者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的原因?(2分) 3.请联系语境,揣摩下列句中加点字所表达的感情。(2分) 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母亲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 4.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①段中画线语句。(3分) 5.文中的母亲勤俭、倔强,最会吃亏、最懂坚强。人类有母爱,动物也有,甚至比起人类的母爱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的语文课文中也有这样一些母亲,她们或能干,或善良,或宽容,或乐观。 请从以下课文中任选两篇,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4分) 《我的母亲》(邹韬奋)《母狼的智慧》(毕淑敏) 《父母的心》(川端康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