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共12分)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作者:李苗苗。有删改)

1.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3.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4.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3分)

 

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18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亦死,举大计亦死,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     2       3往往      4)等

2.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4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3分)

4.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2分)

5.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1.活动一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4分)

【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

我选    ,探究结果:                                        

我选    ,探究结果:                                        

2.活动二 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4分)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经济实惠,就显真情;                                            

 

名著阅读。(8分)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分)

2.《水浒》第三十八回中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浔阳江边琵琶亭上吃酒,宋江想吃鲜鱼汤,李逵便到江边讨鱼,因                ,与          (绰号)张顺打了起来。张顺用计将李逵引到           ,让李逵吃尽苦头,后在戴宗等人的劝解下两人和好。3分)

3.·爱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她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3分)

精神品质:

举例:

 

默写。(12分)

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3.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6.                       ,失道者寡助。(《<孟子>两章》)

7.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9.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杜甫《望岳》中的“                                  。”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3分)

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乱象,(1福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2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保障非机动车、行人出行安全。

我选   句,修改后的句子: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狼径(离开)                 惟楼一座(高)

B.选贤能(通“举”)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一点点)

C.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    每有意,便欣然忘食(体会、领会)

D.由是先主遂亮(拜访)            惠子梁(做宰相)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6分)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  (娴雅文静  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  (滋润 滋长)着干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   )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táo yě(   )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    )    (    )

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    )    (    )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AB两处。(2分)

A     B    

 

作文(70分)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综合性学习。(10分)

班级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3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

2.【提取信息】根据下面的调查表,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6字。(3分)

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

年份              纸质图书阅读              网络(电子)阅读

2010              802%              198%

2011              763%              237%

近两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倾向:                                      。

3.【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20332/24158) 首页 上一页 20327 20328 20329 20330 20331 20332 20333 20334 20335 20336 2033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