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哪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说的(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m/s.
|
|
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是 、 、 .
|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 .所以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的.
|
|
若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6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
|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4.5m= km (2)20m/s= km/h.
|
|
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了 的缘故.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书上的图象,是因为射到书上的光发生了 的缘故.
|
|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保持F1和F2相等,用手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木块将无法在这 个位置平衡。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 。 (2)实验总结中,老师指出桌面越光滑越好, 这样就可以减小 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想到,用有轮子的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效果一定更好,原因是: 。
|
|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如图):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压强计的气密性(是否漏气)是使用前必须检查的。如果装置漏气,那么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会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变化______(选填“大”或“小”)。把压强计调节好后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3)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发现甲液体中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较小。于是他认为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他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____相同。 (4)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表明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
|
|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他利用了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分析他的测量过程可知:矿石的体积是 cm3。 (3)由此测出矿石的密度是 kg/m3。 (4)小明图15中从A到B的操作使得矿石密度的测量值比它的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