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奥运会期间,小明观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的电视传播时,听到解说员说运动员身体要尽量前倾,以减小空气阻力.他猜想: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迎风面积大小有关.他想利用物理课上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小明找到两张纸,将一张纸水平展开,另一张纸揉成一团,让两张纸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哪一个先落地. (1)探究过程中,小明通过比较下落时间长短的办法,判断空气阻力与迎风部分面积大小是否有关.为了保证结论的科学性,探究过程中,应控制哪些量?(温馨提示:尽量选全) (2)你现在就可以做一做. 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该结论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中有很多应用,试举一例:______. (3)你认为小明的探究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
|
小明在使用自家吊扇时发现,当调速器打在1档时电风扇转得最快,调速器不发热.当调速器打在2、3、4、5档时电风扇转速逐渐变慢,调速器发热.但是在相同的时间内,调速器发热情况,不是档位越高时发热越多;也不是档位越低时发热越多.而是3、4档比2、5档发热量要多. 小明和同学小红有以下猜想: 1.两人都认为,电风扇的调速器相当于一个变阻器,它与电风扇串联.通过调节调速器,可以改变调速器的电阻,从而改变电流,起到调速的作用. 2.小明认为,电热与电阻成正比,所以调速器电阻调得越大,发热功率越大.他认为调速器调到3、4档时电阻大.小红则认为,电热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调速器电阻调得越大,电流越小,发热功率越小.因此她认为调速器调到2、5档的电阻大.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找来了以下材料:小灯泡(4V 2W)、定值电阻(8Ω)、开关、滑动变阻器(1A 20Ω)各一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蓄电池(6V)、导线若干. (1)为了验证猜想1,小明建议用小灯泡代替电风扇,用滑动变阻器代替调速器;小红建议用定值电阻代替电风扇,用滑动变阻器代替调速器.你认为谁的方法好?说说你的理由. (2)为了验证猜想2,他们决定用定值电阻(代替电风扇)和滑动变阻器(代替调速器)串联.请你帮他们在方框内设计一个电路图.正确连线后,实验得到下表数据,请你帮他们将未处理完的数据补充完整. ![]() (3)分析上表数据,第一、二、三、四次分别相当于调速器的2、3、4、5档位,由此可知,猜想2中小明和小红的说法都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分析数据可知:随着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增大,变阻器的发热功率的变化是______.
|
||||||||||||||||||||||||||
(身边的物理)小明从家里找出了如下物体:玩具汽车、纸板、塑料尺、玻璃杯、水、铅笔,请你帮小明任选以上器材,设计两个实验并完成下表.![]() |
|
![]() (1)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g,体积为______cm3; (2)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g/cm3=______k g/m3; (3)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2; ③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④根据 ![]() 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 |
|
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它的N极.![]() |
|
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
请画出图中足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
|
水银的温度降到-269℃时,其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如果应用该现象进行远距离输电,电线 (选填“会”或“不会”)发热.你还能列举出该现象的另外应用吗?试举一例: . | |
古人称黄河水是“一石水,六斗泥”.创意中学综合实践小组从黄河中取了2×10-3m3的水,称得质量为2.2kg,由此可知含泥沙的黄河水的密度为 kg/m3.一条货船在黄河中航行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是30m3.船受到的浮力为 N.在码头将货物卸下后,河水对船底压强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本题g取10 N/k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