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象,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
|
![]() A. ![]() B. ![]() C. ![]() D. ![]() |
|
用照相机拍照片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因为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 B.因为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 C.因为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 D.因为要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 |
|
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核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
|
关于半导体导电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材料一半能导电另一半不能导电 B.半导体完全不能导电 C.半导体完全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D.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
|
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上图所示的电路图,将下图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小雷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选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雷排除故障后,按上图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4)小雷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 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______.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______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 (6)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小雷忽略了______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 系.“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
|||||||||||||||||||||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______g,塑料球的体积V=______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______g/cm3. (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______. (3)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_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
|
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 ;其原因是: . ![]() |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 ![]() |
|
身材娇小的女生小红和高大健壮的同班同学小明都能做功,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充足的食物和充分的休息,他们都“一样”可以无休止地做功,现在,我们假设让他们参加一个“体能测试”,聪明的你也许会有所发现. 测试内容:各自将一堆同样的砖头从地面搬运到三楼去 情境:两人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小明一次拿的更多,跑得也更快,优势很明显;而且,无论小红如何努力,她发挥到极限也无法赶上小明….问题是小明和小红的这种差异到底是什么?在物理上如何体现?它既不是“做功”多、也不是“省时间”;也许,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小红的“体能”明显不及小明,那么,这里的“体能”所指的物理实质是什么?根据我们学习物理的经验,这里的“体能”应该是代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问:(1)谁的体能更优?你是如何评定的?______. (2)本“实验”说明小明比小红______. A.做功多、功率小 B.省时间、功率相同 C.做功快、功率大 D.做功相同、功率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