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如图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已知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 |
|
![]() (1)每个滑轮的重是多少?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3)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R1=30Ω,R2=20Ω,电源电压不变.(设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1)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电A1的示数为0.5A,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小灯泡的电阻和实际功率. (3)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 |
|
如图一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______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时,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 (4)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5)请在图二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 |
|
子豪同学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探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甲 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乙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在水平板上滑行的______反映出来的. (2)当要探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______法来探究. 例如:甲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多次改变______大小;乙实验探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控制小球的______不变,多次改变小球在水平板上的初速度大小. ![]() |
|
把烧瓶里的水加热沸腾后,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会发现瓶内的水再次沸腾.为什么水会 再次沸腾?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 |
|
游泳后从河里上来,风一吹更感凉爽,这是为什么?晒粮食时,为了使粮食干得快,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摊开,又是为什么? |
|
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F2.![]() |
|
一辆小车A重20N,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斜向右上方的10牛的拉力的作用,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法画出这个拉力和小车受到的重力.![]() |
|
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