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题
音乐厅正在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蜜蜂飞出去采蜜时,双翅每秒振动 440次,采蜜后双翅每秒振动 300 次.养蜂人是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    ,来判断蜜蜂是去采蜜,还是采了蜜回巢.
如图所示人的外耳廓相当于一个声波收集器,声波进入耳道后引起鼓膜    ,鼓膜的振动又通过三块听小骨组成的精巧杠杆系统传到耳蜗中,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将振动信息传至大脑皮层听觉区,于是产生了听觉.
manfen5.com 满分网
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乐音的三要素是             ,其中     与声源振动快慢有关.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anfen5.com 满分网
探测船上的声纳发出的超声波以每秒1500m 的速度射向海底,海底再将超声波反射回来,经8s后声纳收到反射的超声波,试求海底的深度.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共944418条记录 当前(68704/94442) 首页 上一页 68699 68700 68701 68702 68703 68704 68705 68706 68707 68708 6870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