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质量为31.8t、密度为2.65×103kg/m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宽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m2.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kg/m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g取10N/kg) 求:(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 |
|
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想利用一弹簧测力计和一铁块制作一个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以下推导或计算中g取10N/kg,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1)首先,他称得此铁块的重力为7.9N,则该铁块的体积是______m3;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 小明依据此规律,在测力计右侧标注出了液体的密度值,做成了一支密度计. (2)当利用该密度计测某液体密度时,指针在6.9N的位置,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的密度ρ与测力计示数F之间关系的是______. ![]() (4)水银的密度是水的十几倍,利用该密度计能否测出水银的密度? ![]() |
|
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王波同学将一块质量为78g的铁块悬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1)当她手提弹簧秤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秤的读数逐渐______;当铁块完全浸入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秤的读数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铁块完全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读数应该是______N.(铁的密度是7.8×103kg/m3,g=10N/kg) |
|
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细沙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种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2)分析比较______ 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分析比较______. |
|||||||||||||||||||||||||||||||||||||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
|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
|
![]()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
|
一只杯子中盛满水,现向杯中放入一木块,如图所示.放入小木块后,水对杯底的( )![]() A.压力、压强均变大 B.压力、压强均不变 C.压力、压强均变小 D.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
|
如图所示,用一块轻质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的下端,竖直插入水中到一定深度,然后向玻璃筒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当筒内液面高出筒外水面2cm时,塑料片下沉.关于液体密度ρ液和水ρ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比较( )![]() A.ρ液>ρ水 B.ρ液=ρ水 C.ρ液<ρ水 D.不能确定 |
|
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一样大 B.A最大 C.B最大 D.C最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