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题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夜视仪
B.遥控器
C.验钞机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长为12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铁路桥,用了15s,则铁路桥的长度为多少米?
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m用了30s,而B车通过9km用了12min,那么速度快的为     车.
小明从语文课本上读到一些对声音的描述:优美的歌声;婉转的鸟鸣声…,使人心情舒畅.
(1)他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2)小明猜想可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3)于是他用两支铅笔、一把刻度尺、一根细橡皮筋,组成实验装置.
(4)然后用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时发出了响声,当橡皮筋振动停止,响声也没有了.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以上的阅读,你认为小明的探究活动运用了科学探究的哪些环节?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s/m10203040
时间t/s3.25.36.89.2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2)从10m处到2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3)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4)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共944418条记录 当前(59874/94442) 首页 上一页 59869 59870 59871 59872 59873 59874 59875 59876 59877 59878 5987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