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
|
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
|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芳她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______,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实验中她发现当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已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他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3)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______. |
|
小明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把物体放到天平左盘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23甲所示,天平平衡,请你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一内. (2)将该物体放到盛有70cm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将物体体积记录在下表一内. (3)按照上两步骤,小明继续测量了2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一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的坐标纸上用“×”描点,作出图象,观察图象并得出结论:______. (4)小明又测量了3个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的坐标纸上用“×”描点.观察分析做出判断:______.
![]() |
||||||||||||||||||||||||||||||||||
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他们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ρ铝=2.7×103kg/m3)
②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③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
|||||||
一辆汽车从湛江市区出发,沿湛渝(重庆)高速公路前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A地,小明同学看到高速公路边有“距南宁120km”的提示牌,此时小明发现车内的时间是10:15;车子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B地,小明又看到一个如图告示牌“距南宁60km”,这时车内的时间显示是10:45. (1)汽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这辆汽车的行车速度约为多少? ![]() |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刚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所以小刚将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______.调整后,只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此时,小刚把一副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
|
(1)写出下列读数如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如图丙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 (2)在湛江地区的雷州半岛,由石狗驻守门户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图所示.据调查,雷州境内现存1.5万至2.5万只古石狗,被人们称为散布民间的“雷州兵马俑”.小明现取一小块样石,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样石的密度,然后计算出古石狗的质量.具体操作如下: ①调节天平平衡螺母前,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密度,将样石放入天平的______(填“左”或“右”)盘中,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知样石的质量为______g,用量筒测得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可知样石的体积为______cm3,由此可算得样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③若通过溢水法测得某只古石狗的体积为0.3m3,由上述测得样石的密度可算出该古石狗的质量为______kg. ![]() |
|
小敏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小金属块的密度,天平和量筒的示数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密度为 kg/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