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 |
乐音的三要素是 、 和 ,其中 与声源振动快慢有关. | |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 |
美军侦察机拍摄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旁的导弹发射基地,在照片中量得发射场长5cm,宽3.5cm,比例尺为1:200 000,发射场是规则长方形,则发射场实际长是 ,实际面积为 m2. | |
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读数如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 cm,钢管壁的厚度是 mm.![]() |
|
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12.56cm,其中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 |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a)根据衣服晒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晒比又叠着干得快,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______的大小有关; (b)根据______,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c)根据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有关. (2)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相同. (3)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 ![]() |
|
![]() (1)为了比较大小不同的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可采用的方法有:一是让它们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二是______. (2)如果要测量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可根据原理______,先测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下落的时间再计算出速度,为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_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同时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在1km长跑比赛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两运动员中,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较大;如要乙运动员的成绩是2min5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1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王聪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2所示),原因是______. (3)问题解决后,王聪经过规范操作,测量准确,实验记录如下表:
②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______;b______; ③在第4次实验时,所成的像是虚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此时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同”或“异”)侧. (4)小雪小组做此实验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如图3所示),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
|||||||||||||||||||||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1)实验时点燃蜡烛A,并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______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若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3)实验结果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