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A.
|
|
|
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
A.3.2cm B.3.25cm C.3.3cm D.3.5cm
|
|
|
虽然看不到火车,但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能够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 C.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D.声音在铁轨中频率变大传得远
|
|
|
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
|
|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至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Hz到 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
|
|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00s,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求太阳距地球有多远.(写出计算过程)
|
|
|
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
|
|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
|
|
如图是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确定点光源S及其像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
|
|
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