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求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
|
如图1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R甲=0.4Ω C.如图2所示,当开关S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Ω D.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
|
|
小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
|
如图所示的几种器件,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A. B. C. D.
|
|
移动式划船机”在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 操作划船运动时,划船机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 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
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 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1N 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 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
|
|
图甲是一个电子拉力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电压表量程为0~3V,a、b是一根长为6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30Ω,电源电压U=6V. (1)要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电路中R0至少应为 .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R0=45Ω,通过计算说明,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0.8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此拉力器的量程为多少?
|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已知隔板在容器的中央). (1)向隔板左侧倒水,发现橡皮膜向右侧凸起,如图甲所示,这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 .向左侧倒的水越多,橡皮膜凸起的程度越明显,这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2)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恢复原状(如图乙所示),则此时A、B两点的液体压强关系:PA PB.
|
|
用一支平底试管(厚度忽略不计),一个装有足量水的水槽和一把刻度尺,设计一个可以测量液体密度的装置. (1)将试管中装入高度为h1的水,放入水槽中静止,标出试管外水面的位置A、 (2)将空试管放入水槽中,不断向试管内加入待测液体,直至 . (3)取出试管,测量 的高度h2,则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
|
|
小明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一些探究活动. (1)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他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这时观察到光屏上 (填“会”或“不会”)出现指尖的像,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变 (填“亮”或“暗”)些. (2)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烛焰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片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这种眼镜片对光线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