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试题

如图所示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80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多少?(不计杆重和绳重)

 

 

宜昌快速公交RRT预计于2015年6月建成试运营,该项目北起夷陵区客运站,南至宜昌东站,全长约24Km,如图1所示是宜昌首批RRT公交样车,根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运营车辆的各种信息.

(1)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实时传递信息的.

(2)RRT从起点夷陵区客运站到宜昌东站需要      h.

(3)若RRT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60km/h的速度运行60s,停车12s,再以50km/h的速度运行36s,则RRT在这一路段的平均速度是      km/h.

(4)如图2所示的是电磁波家族,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某类恒星温度较低,呈暗红色;另一类恒星温度极高,呈蓝色.根据所给信息可推测:

A.红外线波长比蓝光波长短        

B.红光与X射线都是电磁波

C.恒星温度越高,发出的光频率越低 

D.真空中红光比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大.

 

结合图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混合动力型汽车

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能源的汽车称为混合动力型汽车,通常指的是利用汽油和电池的汽车.该类型汽车,一般有一台质量较小且较为经济的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汽油发动机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行驶的需要,当需要更多的动力时,可以再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由能重复充电的蓄电池供电.

有一种类型的混合动力型汽车,称为“并联混合动力型汽车”,如图所示.该车的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通过同一个变速器与车轮相连.何时使用汽油发动机,何时使用电动机,何时两者同时使用由内置电脑确定.这类汽车除了油箱里的汽油之外,不再需要外界其它能源.与电动汽车不同,你不需要将混合动力型汽车的蓄电池接到电源插座上去充电.普通汽车在制动时,汽车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该类型汽车在制动时,电动机作为发电机使用,把汽车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对电池的充电.

(1)混合动力型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写出一点)     

(2)并联混合动力型汽车在制动时,汽车的动能转化为           

(3)并联混合动力型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时,若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同时提供动力,功率分别为P1、P2,则此时该车受的阻力F=    

 

如图中,小琳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时,在离桌边2030cm的地方放一枚铝质硬币,在硬币前10cm左右放置一个高度约为2cm的木块,小琳对着硬币用力吹一口气,发现硬币跳过了木块.小琳认为对着硬币吹气时,增加了硬币上方气体流速,使得气体压强减小,所以可以得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结论.小红却认为小琳所做的实验中,可能是由于气体吹到了硬币的下方,从而使硬币跳起,并不能得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硬币之所以跳起的原因是硬币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请利用上述器材并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生活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例如:“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请你对这个问题进行修改,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

 

“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点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酱油是一种密度略大于水的居家常用调味品.小明学习了密度测量的有关知识后,设计了一个测定家里所用“临江寺”牌酱油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小塑料块,两只小碗,一把刻度尺,水和酱油.

小明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A.往一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B.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量出小塑料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

C.往另一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酱油,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油面上,在油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D.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量出小塑料块浸没在酱油中的深度d;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

(1)正方体小塑料块的质量m=     

(2)正方体小塑料块所受水的浮力F1      所受酱油的浮力F2(选填“”、“=”或“”);

(3)“临江寺”牌酱油的密度ρ′=     

 

探究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与哪些因索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篮球的材质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篮球的      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在探究猜想一时,我们只选择材质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的篮球,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其他条件相同,用相同的力向下拍不同篮球,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

方案二:其他条件相同,将不同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

方案三:其他条件相同,使不同篮球反弹到相同的高度,观察比较它们所需自由下落高度

评估与交流:

(1)按照方案一探究,其中不足之处是     

(2)按照方案二探究,篮球反弹后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      ;像这种用反弹的高度来表示篮球反弹性能强弱的方法,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     

(3)按照方案三探究,篮球所需自由下落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     

拓展应用:类比于机械效率,我们可以用篮球反弹后的机械能与反弹前的机槭能的      来描述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其值越大,则反弹性能就越     

 

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滑块的质量m1    B.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2

(2)根据      可知,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3)小桶落地后,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2,则f1      f2.(填“”“=”“”)

(4)由于实验中难以保证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你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在答题纸虚线框内画出实验方案图(可以补充必要的实验器材).

(5)将滑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      (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满足      的条件.实验中使用小车可以大大减小其受到的摩擦力,这样做的目的是     

(2)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每组实验的三次操作,都要将弹簧右端点从位置A拉伸到位置B,如图乙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你的具体操作措施是     

 

共944418条记录 当前(37661/94442) 首页 上一页 37656 37657 37658 37659 37660 37661 37662 37663 37664 37665 3766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