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星期天,小华去惠山古镇游玩,参观泥人展览,了解了惠山泥人的制作工序.惠山泥人使用惠山地区的黑泥为材料,泥坯成型需经过“一印、二捏、三格、四镶、五扳”五道工序,成型泥坯自然阴于后再上色.在泥人展上她看到地面上有一个高为1.05m的大“阿福”,如图所示,小华为了估测其密度和质量,立即购买了一个相同材质且等比例缩小的“阿福”小泥人,回家后她测得小“阿福”的高度为10.5cm.质量为275.2g.体积为160cm3. 设大、小“阿福”都是实心的,它们的体积之比等于高度之比的立方,底面积之比等于高度比的平方,则 (1)阿福密度是多少? (2)大、小“阿福”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多少?
|
|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
|
“帕斯卡裂桶实验”得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的.这种方法叫 . (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 图. (3)比较图a和图d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
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可知: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 (2)为了探究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可用手 (下压/翻转/旋转)平衡的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能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4)如果完全忽略摩擦等因素的影响,用手指水平向右轻弹一下原本静止在滑轮之间某处的小卡片(钩码始终不着地),则小卡片离开后手指后将作 (加速/减速/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碰上右侧的滑轮.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当他在小车左端挂上2N的钩码,右端挂上1.5N的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的 (选填“可能是”“一定是”“一定不是”)平衡力.他翻阅课本发现这个现象与二力平衡条件不完全相符,你认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力的存在,小车受到的这个力大小应该是 N,方向 .
|
|
小永等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了酱油的密度. 实验一: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如下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1;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C.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上述步骤中 是多余的,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3)由图可得,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酱油的密度为 g/cm3. 实验二:由于实验需要的步骤较多,操作比较麻烦,联想到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小永和小伙伴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塑料小桶改装成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在小桶内装满待测液体,就可从弹簧秤指针指示的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秤称它们的重力,数据如下表:
(4)分析此表,同学们发现液体的密度与弹簧秤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如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 . (5)若小桶中盛满某种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是2.5N,可推算出了该液体的密度是 g/cm3. (6)请你在图3中的弹簧测力计上标出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将相应刻度线向右延长). (7)若要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
|
|||||||||||
在如图中,某同学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扶手电梯上,请在图中作出该同学所受力的示意图.(O点为该同学的重心)
|
|
在图中,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到一个大小为6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个拉力.
|
|
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绳子对它产生的4N拉力及小球对墙壁的3N的压力示意图.
|
|
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 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 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大.
|
|
如图1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则a,b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如果用质量相等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图2)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