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乘坐公交汽车时,站在离车门较近的位置而且双手没有扶任何物体,为了避免汽车启动时摔倒,他应将身体( ) A.保持直立 B.向汽车运动方向倾斜 C.向汽车运动的反方向倾斜 D.任何站姿都可以
|
|
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 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
|
把手掌摊开,将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放在手上,手掌平托着课本所用的力大约为( ) A.300N B.30N C.3N D.0.3N
|
|
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石料的体积是多少? (3)石料的密度是多少?
|
|
某汽车公司生产的四轮卡车,该车的质量为2t,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某公路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06Pa,那么: (1)这辆卡车最多能装多重的货物,在这条公路上才不会超载?(g=10N/kg) (2)请说说超载的危害(写出一条).
|
|
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1,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3)如图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请写出一条即可) .
|
|
从高空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某一轻质小球在空气中下落一段距离后运动情况的频闪照片(照相机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依次拍得的照片)如图所示,通常把这一过程中的速度称为收尾速度.
(1)从照片可以看出该小球“收尾”时做 运动.已知其他小球“收尾”时和该小球具有同样的运动规律,则质量为500g的小球在“收尾”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N. (2)继续研究发现,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都有关系.上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球形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f与小球的收尾速度v的关系是 ;空气阻力f与球的半径r的关系是 ;半径为4×10﹣3m,质量为 g的小球收尾速度为10m/s.
|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A,并使其作 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 (3)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
|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
|
如图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