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如图所示:(5分)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中,选用不透光的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 (2)实验一中若甲袋能使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乙袋不能,则可判断 袋装入的是新鲜蔬菜。这也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 。 (3)实验二的装置如图所示,变量是 ;放置一昼夜后,打开瓶盖,迅速将燃烧的小棒分别伸入二个锥形瓶中后,装有新鲜的植物锥形瓶内小棒的火苗立即熄灭,装有烫过的植物锥形瓶内小棒继续燃烧,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 。
|
|
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5分)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溶液。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处均未变蓝色。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处不变蓝色的原因是A处细胞中没有 ,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
|
下图为桃花、桃子及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5分)
甲 乙 丙 (1)甲图中①④⑤合称为 ,②和③合称为 。 (2)桃花中将来能发育成乙图中B的结构是[ ] 。 (3)丙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2 、4 、5合称为 ,而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贮存在[ ] 中。
|
|
(请将左侧内容与右侧内容进行合理的配伍。每小题1分,共5分。)
|
|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了99%的水,不利于植物生长,也不利于水循环。 ( )
|
|
植物一般白天只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晚上则只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 )
|
|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 )
|
|
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 )
|
|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如:阳光、水、温度等。( )
|
|
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移风易俗 C.减少固体垃圾 D.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