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作如图所示总结: (1)图中①为 ,它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包括港澳台地区)。所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 (填“种群”或“群落”);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
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A 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 萝卜条质量变小 B 制成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 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用低倍镜观察 可观察到植物细胞 C 用黑纸片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不 遮光,光照几小时后取下,脱色漂洗,往叶片上滴加碘液 照光处呈碘液的颜色, 遮光处呈蓝色 D 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并用放大镜观察 子房内能观察到种子
|
|
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C.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D.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
|||||||||||||||||||||||||||||||
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结合课本插图(如图所示)对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的是( ) A.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 B.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 C.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D.利用高倍显微镜直接对樱桃花做整体观察
|
|
如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下列说法错误的( ) A.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 B.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 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 D.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
|
|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 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A.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
|
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 A.黑松 B.蕨 C.大豆 D.海带
|
|
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观察蜗牛 B.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D.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直接放入沸水中进行脱色处理
|
|
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 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
|
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种植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向生态园内移栽花卉时,同学们采取了三项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②去掉移栽花卉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着一个“土坨”。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 ;③是为了 。 (2)某组同学把菜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萌发,观察发现,第6天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小组的同学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汇成图所示的曲线。 注;横轴表示时间(天);纵轴表示干重(毫克/株)。请你分析回答: ①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原因是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通过 消耗了种子中的有机物。 ②从第6天开始,干重开始逐渐增加,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甲乙两瓶液体中培养(甲中装蒸馏水、乙中装土壤浸出液)。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中的植株变化如下表:
比较甲、乙两瓶植株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栽培的天竺葵生长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了烂根,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