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豆夹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 ) A.豆荚内有多个子房 B.一个还珠内完成了多次受精作用 C.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D.一个胚珠内有多个卵细胞 |
|
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分裂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细胞核,恰当的做法是( ) A.用碘液染色 B.换用高倍镜 C.换用大光圈 D.移动玻片标本 |
|
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
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 ) A.保持稳定 B.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
|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在做了“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实验后,提出了“不同的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是否一样多”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取3片背面有格线(如图甲所示)、正面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分别放在标1-3号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盖. 第二步; 第1位同学携带1号实验器具到树林,第2位同学携带2号实验器具到公路带,第3位同学携带3号实验器具到教室外阳台,并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 第三步: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并计数测算尘埃数量.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在实验的第二步中,设计了“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其目的是______. (3)该探究实验采用了“五点取样法”测算尘埃粒子数,请你用笔在图甲中划出所要观察和计量尘埃数的区域. ![]() (4)图乙是根据测算数据绘制的柱状图,由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______. (5)该实验在三个不同的环境只放了一套实验器具,你认为这样是否科学?______. (6)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车辆能污染空气”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把______号实验视为对照试验.根据这一结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______. |
|
图甲和图乙示“观察人的空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图丙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 . (2)图乙中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 .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 ] . (4)显微镜下看到的图丁所示的细胞呈 色.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在形态上的区别是上皮细胞 . |
|
下面是有关人体健康的相关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聊城市2012年死亡原因监测结果(部分)
(1)材料一中所列举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都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 病. (2)监测结果显示,肺癌位居肿瘤的首位.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预防肺癌应做到 . (3)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传染病,从计划免疫的角度看,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 ;从健康的生活习惯角度看,中小学生应做到 . (4)营养过剩易引起“富贵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和肥胖症),你认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做到 . (5)由材料三可以看出:健康的内涵应包括 健康、 健康和良好的 状态. |
||||||||||||||||||||||||
图甲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乙示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神经元是构成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1] 和[2] 构成. (2)图乙所示结构称为 ,结构[4]示感受器,其结构中大量分布图甲所示的[ ] ,感受器的功能是 . (3)图乙中[5]结构示 ,它是由图甲中的[ ] 部分构成的,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 神经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