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题
(1)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都是用鳃呼吸的.   
(2)我国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大量捕捉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3)家兔的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4)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鼠类.   
(5)一个简单的动作,由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   
(6)母鸡孵卵是一种学习行为.   
(7)珊瑚虫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腔肠动物.   
(8)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动物有着很大的关系.   
(10)动物群体都有着比较复杂的社会行为.   
自然界如果缺乏动物,就不会出现( )
①地球失去绿色  ②生态平衡  ③生态平衡造严重破坏  ④植物更加茂盛  ⑤植物只开花不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④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性行为也越复杂,下列各项能够对此进行说明的是( )
A.雄鸡报晓
B.群雁南飞
C.猕猴摘桃
D.猴王指挥猴群活动
构成大脑的主要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是( )
A.动力
B.杠杆
C.支点
D.营养
蚂蚁之间的通讯主要靠( )
A.声音
B.体色
C.气味
D.动作
金丝猴属于陆生脊椎动物,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
A.金丝猴有支持躯体和产生运动的四肢
B.金丝猴用肺呼吸
C.金丝猴有发达的大脑
D.金丝猴的毛色非常美丽
下列实例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
A.公鸡找到食物后发出“咯咯”的叫声
B.雄萤火虫尾端发出闪闪荧光
C.嗅气味以辨别狗的雌雄
D.蛇寻着热量的方向向一只老鼠逼近
[2009年恩施州学业考试]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时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运动的哪些运动方式( )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某地大量捕杀青蛙,使稻田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
A.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B.破坏了食物链
C.破坏了青蛙的繁殖
D.破坏了环境
共805486条记录 当前(71744/80549) 首页 上一页 71739 71740 71741 71742 71743 71744 71745 71746 71747 71748 7174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