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
|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细菌 B.蝉→螳螂→黄雀 C.树木→蝉→螳螂→黄雀 D.树木→蝉→螳螂→黄雀→细菌 |
|
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列生物中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池塘里的蠕虫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
|
有的植物的根长20米,而地上部分却只有0.5米,这是植物对以下哪种生活环境的适应( ) A.阳光强烈 B.干旱缺水 C.阴暗潮湿 D.虫灾爆发 |
|
对光以后,在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白亮的 B.黑暗的 C.暗灰色的 D.有直射阳光的 |
|
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
|
阅读下面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的资料,重温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1771年英国人普利斯特利发现,将薄荷枝条和燃烧的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的钟罩内,蜡烛不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放在同一钟罩内,小鼠也不易窒息死亡. 资料二: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把一株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把其中一个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那一半没有发生颜色的变化,曝光的那一面则成深蓝色. 资料三:1880年德国恩吉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照光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都是在______条件下进行的,这时钟罩内的小白鼠不易窒息死亡的原因是______. (2)萨克斯把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将一个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的目的是______. (3)由恩吉尔曼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而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5)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的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答:______. |
|
如图为显微镜构造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里填图中数字、短线上填文字;示例:[10]镜座.) (1)对物像有放大作用的是[______]和[______]. (2)能反射光线的是[______]______. (3)转动时,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的是[______];较小的是[______]. (4)光线对好后,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构造是[______]______;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______. (5)玻片标本应放置在[______]______上. (6)如果将字母“b”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出现的是______.(d、p、q) ![]() |
|
农民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收获的粮食晒的再干,装在塑料袋内也会“返潮”,尤其夏天“返潮”更严重,不及时晾晒就会霉烂.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返潮”的原因是______. (2)为什么夏天“返潮”更严重?______. (3)如果将种子磨成面粉,放入塑料袋后将袋口扎紧还会“返潮”吗?为什么?______. |
|
图一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高达40厘米,可用孢子繁殖后代.图二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成熟的具有钩刺的果实可钩挂在动物的毛上,藉以散布他处.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植物属于______植物,判断的依据是除了用孢子繁殖这一特征外,这类植物的茎内有了______组织,所以可以长得比较高大,我们一般可以在森林和山野的______环境中找到野生的它们. (2)图二中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图一和图二中的植物哪种更适应陆地环境?______ (4)生物圈中与图一中的植物繁殖方式相同的植物类群还有______和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