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题

如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 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 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

B.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变大

C. 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D. 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012年初,广东某镇发生了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肝感染事件。据调查,感染丙肝的居民都曾到未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镇卫生所打过针。由此推断

A. 带毒针头是丙肝的传染源

B. 丙肝和肺结核的病原体具有相同的结构

C. 丙肝属于血液传染病

D. 丙肝与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

 

当你在“打呵欠”时,可能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 呵欠”影响了

A. 鼓膜的振动    B. 耳廓的振动

C.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 神经冲动的传导

 

以下反射活动与看到梅子分泌唾液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 吸吮反射                               B. 膝跳反射                               C. 眨眼反射                               D. 谈虎色变

 

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防疫部门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部分剩余饭菜。该传染病的类型和防疫部门要求的防护措施分别属于

A. 消化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

B. 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

C. 消化道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

D. 消化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

 

当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抗原、保护易感者

C. 抗体、控制传染源    D. 抗体、保护易感者

 

人体内发生哪种变化不会引起免疫反应(    )

A. 移植入异体肾脏    B. 肿瘤细胞出现

C. 红细胞死亡    D. 血糖浓度升高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B. 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导

D. 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会患呆小症

 

医生在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   

 

血浆

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输尿管内的液体

0.03%

0.03%

1.8%

0.1%

0.1%

0%

 

 

A.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C. 甲是葡萄糖,乙是无机盐    D. 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共805486条记录 当前(27664/80549) 首页 上一页 27659 27660 27661 27662 27663 27664 27665 27666 27667 27668 2766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