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题

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蕃茄的种子萌发成新植株    B. 竹鞭上的节长成新竹

C. 椒草的叶长成新个体    D. 马铃薯的块茎长成新个体

 

生物小组的同学参加制作花卷、泡菜等学科实践活动。由此体会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卷制作离不开_______菌,制作泡菜需要乳酸菌,这两种微生物在结构上存在本质的不同,前者属于_______生物,后者为_______生物。

(2)制作花卷时,需要将揉好的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熟的花卷体积膨大,松软多孔,主要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3)制作泡菜时,需要将调味料加入清水并煮至沸腾,目的是____________,冷却后将蔬菜等加入泡菜坛,盖上坛盖并向坛口凹槽内注入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乳酸菌在______环境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在室温条件下,生物小组测定不同浓度的酒精对蜗牛心率的影响,结果见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蜗牛的心率是_______________次/min。

(2)由图可知,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蜗牛的心率逐渐_______________

(3)下面分别是乐乐和芳芳探究不同酒精浓度对蜗牛心率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你认为__________的实验设计比较科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乐的实验设计

芳芳的实验设计

①准备25只大小、生命活力相似的蜗牛,并平均分为1~5组。

②配制浓度为0、5%、10%、15%、20%的酒精。

③用5种不同浓度的酒精逐个浸泡对应组内的蜗牛1分钟,同时用打点计数法记录蜗牛心跳次数。

④获得的数据求平均值,并绘制曲线图。

 

①准备5只大小、生命活力相似的蜗牛,并分为1~5组。

②配制浓度为0、5%、10%、15%、20%的酒精。

③用5种不同浓度的酒精浸泡对应组内的蜗牛1分钟,同时用打点计数法记录蜗牛心跳次数。

④重复5次步骤③,获得的数据求平均值,并绘制曲线图。

 

(4)全国每年有10万人死于车祸,而1/3以上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酗酒或酒后驾车有关。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酒驾人做出规劝,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常规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进行了儿童水痘治疗的临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人数

A药

B药

治疗疗程

总有效率

1

46

相同剂量注射

服用

1周

97.83%

2

46

相同剂量注射

不服用

1周

76.09%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水痘是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是_____

(2)感染水痘的儿童通常被隔离两周,痊愈后再返校,这是为了控制_____.儿童注射水痘疫苗可以避免患病,这属于_____(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3)上述临川研究中,第_____组起对照作用.在每组人数相同的基础上,你认为每组的男女比例应_____

(4)以上临床实验的结果说明_____

 

近年来,我国的内陆湖泊、池塘等区域经常爆发“水华”现象。发生“水华”的水体往往会散发出腥臭,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下表为科研人员治理某池塘水华过程中,测得的水体中各种生物的密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

治理前

的池塘

治理过程中的池塘

1天

15天

39天

42天

60天

66天

藻类(cm3//m 2)

8

8

7.3

3.27

3.2

3.9

4.24

无齿贝(个/m2)

0

1.5

1.5

1.75

1.79

1.79

1.792

水草(株/ m2)

3

3

4.8

15.3

22.3

14

12.8

草鱼(㎏/ m2)

0

0

0

0

0.73

0.97

1.07

 

(1)该池塘生态系统发生“水华”现象说明其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据表可知,科研人员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华”。治理第1天,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了_______,随着治理天数增加至第42天,池塘中藻类密度呈现_______,而水草密度逐渐上升,说明二者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第42天后,水草密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科研人员向池塘中_______。   

(3)与治理前相比,治理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____(不变/变简单/变复杂)。

 

观鸟小组的同学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资源进行调研,记录到保护区中共有158种鸟类,其中雀形目鸟类109种。连续观察发现该保护区中有54种候鸟(有迁徙习性)、104种留鸟(无迁徙习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鸟小组采用_____(实验法、观察法)了解保护区内鸟类资源,使用______(望远镜、显微镜)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

(2)观鸟小组依据鸟的___________,发现了109种雀形目鸟类。根据_________将158种鸟类又分为留鸟和候鸟。

(3)调查发现,该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数在逐年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仔细观察下列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生物在分类系统中属于同一_________(界/门/纲)。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____________。若将图中涡虫和蜜蜂归为一类,其余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涡虫与水螅相比,其身体呈_______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运动、捕食和防御。草鱼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家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图中有变态发育过程的动物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3)蜜蜂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级消费者,青蛙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级消费者。

(4)图中所示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是_____(用字母表示),这一特征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018年,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灵长类动物——猕猴“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的基因都来自同一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其培养过程见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科学家培育猕猴的过程中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B. 这两只猕猴的性别都是雌性

C. 克隆胚胎在受体动物子宫中发育

D. 理论上此技术可培育出大批基因完全相同的猕猴用于医学研究

 

超市的果蔬常常摆放在冷柜中销售,采用这种做法

A. 能增加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 减弱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C. 能保持果蔬中的水份,提高销量

D. 会导致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死亡

 

下列食品和药物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有酵母菌参与的是

A. ④⑤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共805486条记录 当前(25566/80549) 首页 上一页 25561 25562 25563 25564 25565 25566 25567 25568 25569 25570 2557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