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小江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
|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
“变废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如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则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 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
|
|
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用玻璃刀头上镶的金刚石来裁玻璃 B. ![]() 用氢气做高能燃料 C. ![]() 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D. ![]() 用大理石做天安门前的华表 |
|
|
一定温度下,将425 g含有A物质的溶液蒸发掉300 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5 g原溶液,加入25 g A物质和40 g水充分搅拌后,溶液也恰好饱和.求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
|
已知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可同时发生两个反应且均生成红色固体. (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铜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CuO 2Cu+CO2↑;写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Cu2O+CO2↑
|
|
|
催化剂在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前沿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为探究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
②表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质量 B.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C.氧气的体积 D.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③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2)同学们继续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连续发生如下反应,试分析后按要求填空.(Ⅰ) 2KClO3+2MnO2 2KMnO4+Cl2↑+O2↑;(Ⅱ)______ K2MnO4+MnO2+O2↑ |
|||||||||||||
|
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有关气体的实验. (1)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①此装置若用于制备氧气,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若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此装置还可以验证某气体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表的内容.
|
|||||||||||||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火焰,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SO2 |
|
根据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H2O+O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