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明同学为测定某种混合物(成分为Fe2O3和C)中Fe2O3含量,称取8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铁中氧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
|
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的固体,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二氧化碳和水.这种黑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呢?亮亮与间学们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该黑色固体可能氧化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炭的混合物. [设计与实验]
(1)要制得纯净的氢气,小明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 A、铁和稀硫酸 B、锌和浓盐酸 C、镁和稀硫酸D、锌和稀硫酸 (2)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会儿______,然后再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方同学对还原后的红色物质产生了兴趣,该红色物质一定是单质铜吗? 查阅有关资料获知: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也呈红色,且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 为此,小方同学靠后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称取4.0g氧化铜进行实验,得到了3.3g红色物质;第二次同样用4.0g氧化铜进行实验,得到了3.2g红色物质. ①小方通过对所得实验数据迸行计算分析后知t第二次实验得到的红色物质全部是铜,第一次得到的红色物质除铜外,还含有氧化亚铜.小方的分析依据是______. ②随后,他用化学实验方法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其验证方法是(简要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 ③从上述实验中,小方获得以下结论: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若还原不充分,一会得到红色氧化亚铜,请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氧化亚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u2O+H2O |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 ; ② .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 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 通入. |
|
工业上可以用食盐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①“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 ③在“设备(II)”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物与母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对“设备(II)”中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⑤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 . |
|
|
化学课上,李老师展示两瓶无标签的溶液说:“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区别方案并进行实验.”几分钟后,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案. (1)写出设计的三种不同的区别方法是(只写试剂) 、 、 . (2)交流实验方案时,小明同学设计的“用二氧化碳气体做试剂”引起了一场争论.正方观点:可以区别:反方观点:无法区别. 你赞同 (填“正方”或“反方”)的观点,其理由是 .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了反应,从生成物的角度去探究,可以这样验证(简要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现象、结论): 方法一: ; 方法二: . |
|
|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是用了大量的钢铁. (1)钢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 (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 请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起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填“有机”或“无机”),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 (4)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
|
|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 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
|
由于酒后驾车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国家加大对酒驾的查处力度.下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1)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 (2)饮酒会使人的 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属于 驾车. |
|||||
|
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甲在常见的金属活性顺序中的位置是 .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