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g.
|
|
|
如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在变化①和②中,A和C的性质是相似的,都是 ; (3)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 ; (4)简述实验室检验B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 .
|
|
|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其中氮元素为-3价),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请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现有H、C、O、S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一种常见的不稳定酸 ; (2)碘酒中的溶剂 . |
|
|
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材料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B.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酸、碱和盐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 D.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混合溶液的分离方法 |
|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的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
|
|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不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 ) A.Na2CO3溶液 B.稀硫酸 C.石蕊试液 D.AgNO3溶液 |
|
|
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羊绒衫-天然纤维 B.汽车轮胎-塑料 C.食品袋-塑料 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B.通过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以提高产量,符合可持续发展 C.氨水涂在蚊虫叮咬后的皮肤上,可减轻痛痒 D.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