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Na2S、Na2SO3、Na2SO4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硫25.6%,则此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12.8% B.30% C.37.6% D.51.2% |
|
|
在托盘天平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一只烧杯里加入一定量的镁,向另一只烧杯里加入等质量的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的反应恰好完全,且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 ) A.1:3 B.1:2 C.3:4 D.2:3 |
|
向盛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液体,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 A.向水中滴加盐酸 B.向稀盐酸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 C.向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 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
|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 ( )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氧化钙固体 |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合上开关后,发现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1变大 B.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C.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大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硫酸发生电离的缘故 |
|
|
由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而成的黑色粉末48g,将其加入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分离得到24g铜,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A.37.5% B.50% C.62.5% D.95.3% |
|
|
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 ) A.60g B.80g C.90g D.120g |
|
|
阳离子A2+的核外有10个电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阴离子B-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核内有18个中子.根据以上条件确定A、B两种原子形成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57 B.76 C.94 D.95 |
|
|
25m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为10mL,则原混合气体中H2可能是( ) A.20mL B.15mL C.10mL D.5mL |
|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盐酸 B.含氮30%的硝酸铵 C.胆矾 D.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单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