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能产生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
|
|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
|
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燃着的木条 |
|
|
洗净的试管的正确放置的方法是( ) A.放在实验台上 B.用抹布擦干后,放在指定的地方 C.倒立在实验台上 D.倒立在试管架上 |
|
|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氧气和臭氧都是纯净物 C.氧气和臭氧的性质完全相同 D.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
|
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石器 B. ![]() 青铜器 C. ![]() 铁器 D. ![]() 高分子材料 |
|
|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 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 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来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______(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______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1)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______. (2)应该选择______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______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Fe+3CO2 |
||||||||||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I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药品为 (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II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 端通入. (3)图III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若无此装置,则测得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将会 (填“偏大”、“偏小”). (4)为验证图III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IV装置进行证明,则图IV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 (填字母).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
|
A为黑色固体,A、C、D、Y都是氧化物,E是单质,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______,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F溶液显浅绿色,其中所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③中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指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