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要比铜丝反应剧烈 C.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D.在同一盐酸中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
|
|
将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时对变化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不考虑水的蒸发)( ) A. ![]() B. ![]() C. ![]() D. ![]() |
|
黄铜是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合金可视为均一的混合物)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的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其中过量的黄铜屑样品与稀硫酸反应的数据组是( )
A.A B.B C.C D.D |
|||||||||||||||||||||
|
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u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B.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 C.C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D.NaNO3溶液中混有NaCl(适量AgNO3溶液) |
|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了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某温度下,向2g的氢氧化钠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B. ![]() 一定量的木炭与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 ![]()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滴加溶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到过量 D.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如图是氧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钠易容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D.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实验报告,其中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
||||||||||||||||
|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
|
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
|
|
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绿色世纪”.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