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____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______(3)______(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4)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5)______. |
|
|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他们是:二氧化碳,稀盐酸,硝酸铜,氢氧化钡和硫酸钠溶液,用五个圆圈表示这五种物质. (1)如果A和B反应看不到明显现象,则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与C、D两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其现象为 . (2)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则表示所有物质能发生反应的图形应该如右图所示,请在图中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
|
|
小明按如图装好了实验装置(两胶头滴管中的稀盐酸浓度和体积都相等),实验时,同时完全捏扁两滴管的胶头,并观察实验现象. (1)装置中红墨水的作用是 ; (2)你估计两根玻璃导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 (3)试管中油层的作用是 ; (4)此实验对比后的最终结论 .
|
|
|
(1)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自拟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物质填化学式): 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钾、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水 分类标准: ,包括物质: ; (2)化学谜语: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渣,无冰可以制冷,细菌休想安家.(打一化学物质俗名) . |
|
|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庄稼施肥.以玉米为例,每公顷需施用约1吨尿素,其中只有约20%被玉米吸收,其余会随水流入江中.请回答: (1)说说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 (2)对此情况你的建议是 . |
|
|
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为了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回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蕊变成红色的原因 ; (2)在图中标出仪器名称,并把发生装置补充完整.
|
|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合图示的一个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 (是、不是)置换反应; (2)据此可知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是 ; (3)反应前后构成上述四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依次是 . |
|
灯泡是家庭经常使用的电光源,其构造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注回答问题:(1)制造灯泡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2)灯泡中充入氮气的目的是 ; (3)焊锡属于合金,常用它焊接金属,是利用它 的性质. (4)灯泡发光时其能量变化是 . |
|
|
如图是厨房的一角,请根据图中所标物品回答下列问题: (1)保温瓶内胆经常镀的金属是 ; (2)燃气灶上厚厚的油污可用炉具清洁剂擦洗,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碱性物质的化学式为 . (3)当天然气泄露时能否打开抽油烟机 (填“能”或“不能”) (4)烧饭时不小心将食醋洒到大理石台面上,应及时擦去的原因 .
|
|
|
经测定KClO3、KCl、MnO2的混合物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39%,某同学把100g该混合物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再将剩余固体完全溶于水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黑色固体20.7g.请你推算加热该混合物时产生氧气的总质量是( ) A.4.8 g B.9.6 g C.19.2 g D.48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