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 (1)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2)澄清的石灰水放在空气中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存在______; (3)______; (4)______. (请仿照上述形式,再写出生活中相关现象及解释两例) |
|
|
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发生化学反应,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燃烧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获得热量______ 2CO2 |
|
|
人工降雨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为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用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些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将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融化,形成雨滴.人工降雨可缓解旱情,暂时解决确水危机. (1)分析上述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其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一例: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 (2)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 ; (3)哈尔滨属于轻度缺水的城市,但市民的节水意识却普遍比较淡薄.请你向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 . |
|
|
某研究学习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锰(Mn)也能排人到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说明:除Mn外,其他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排列与课本中的一致):K、Ca、Na、①、Al、Mn、Zn、Fe、Sn、Pb、(H)、②、③、④、Pt、Au (1)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上述金属中常温下呈液态的是(写元素名称)______. (2)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写出金属锰和金属④的硝酸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实验比较Mn和金属②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
|
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 (2)若将A物质从A和B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结晶法中的 ; (3)将5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40℃,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50℃时将35g A物质加入10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
|
从H、C、O、Ca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填化学式): (1)可用来灭火的气体 ;(2)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 ; (3)石灰石中含有的盐 ;(4)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碱 . |
|
|
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mA+nB═aM+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 B.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 |
|
|
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⑤ |
|
|
日常生活中,利用加碘盐炒菜时,要将菜炒熟后放盐,因为碘盐中的碘酸钾加热易分解,在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3 C.+5 D.+7 |
|
|
下列与人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后,在胃肠道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B.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它具有帮助消化和杀菌的作用 C.人吃进的米饭必须靠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D.人体所需的元素很多,因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应该多食保健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