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是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aCl B.H2 C.HCl D.HClO |
|
下列物质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稀硫酸 C.燃烧的火柴 D.紫色石蕊试液 |
|
小明同学从S+O2![]() 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⑤ |
|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C.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D.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
|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种氧化物 C.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 |
|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检查气密性 C. ![]() 点燃酒精灯 D. ![]() 取用块状固体 |
|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使石蜡熔化 B.用木材制家具 C.用粮食酿酒 D.用玉石雕刻印章 |
|
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纯碱.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纯碱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12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2)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