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化学要求熟悉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以下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常温下,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 (1)写出A、F和G的化学式:A______ F______G______; (2)写出高温条件下B分解为C和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aO+CO2↑ |
|
201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一)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序号) .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量筒⑥烧杯⑦滤纸 (2)若想检验某天然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采用的方法是加入 (写字母编号). A.食盐水B.肥皂水C.石灰水D.自来水 (3)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 ![]() ![]() ![]()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广泛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二)水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1)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随着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会逐渐升高.如图是研究水沸点的实验.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打开夹子,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 (填序号). ![]()
①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 ; ②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3)实验室中的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加入水不能鉴别的是 . A.碳酸钠和碳酸钙B.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氯化钠和氯化钾D.硝酸钾和硝酸铵. |
||||||||||||||||
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成A、B两份,各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2)往B得到的滤液中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应的滤渣中含有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
|
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 (3)在t1℃时,将25g A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在升温过程中,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C (填“>”“<”或“=”). ![]() |
|
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请你针对下面生活中的问题,选用适当的化学式填空 (1)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物质是 . (2)“西气东输”中的“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厨房里常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的盐是 . (4)汽车常用的电瓶(蓄电池)中含有的一种酸是 . |
|
用数字及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氮原子 ; (2)3个硝酸根离子 ; (3)氧化铝 ; (4)锰酸钾中锰的化合价 (5)由氮、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盐 . |
|
铜与浓硫酸共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但是在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然后浸入稀硫酸中反应过滤,并反复加热和浸入操作,你认为这样的优点是( ) A.节约能源 B.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C.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D.提高铜的利用率 |
|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X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X的质量至少为多少( ) A.16g B.32g C.48g D.12g |
|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t℃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