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A、B、C、D这4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的质量为3.2 g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B与C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5 |
||||||||||||||||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溶液饱和 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不饱和的C溶液变饱和 D.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析出的晶体最多 |
|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B.水体中氮磷元素含量过多会导致“水华”或“赤潮”发生 C.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是46.7% D.硝酸钾属于钾肥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所以它是常用的餐洗剂 C.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接触水和氧气 D.pH小于7的降水都属于酸雨 |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取少量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称取氯化钠 |
|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氮气;石灰石 B.生铁;高锰酸钾 C.米饭;葡萄糖 D.金刚石;过氧化氢 |
|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胃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
|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的是( ) A.钻木取火--化学变化 B.百炼成钢--物理变化 C.火树银花--化学变化 D.滴水成冰--物理变化 |
|
![]() 方案一: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右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质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