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 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起始位置在5刻度处).加热容器, 使容器温度达到80℃(已知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白磷 ,产生大量 ,活塞先向 移动,再向 移动,最后停在刻度 处. (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 . (3)有位同学用木炭取代白磷来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
|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下列某些仪器制取气体.![]() (1)写出仪器名称a b (2)该小组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此时发生装置应该选用上图中的 ,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用 或 . (3)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4)实验结束,先 ,再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5)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硫化氢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由此可推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装置的组合应选用上图所示的(填代号 装置. |
|
|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在下列(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1)小题的答案来评定分数) (1)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着空气和氧气,如何区分? (2)如何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3)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20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4)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
|
|
已知无色溶液A与黑色固体B常温混合反应,生成无色气体C,另一无色气体D能在C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液体E.请回答: (1)A的名称______; B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D在C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
|
|
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原子核内只含一个质子,B元素的单质是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供给呼吸,C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元素的名称为______,B元素的单质为______,C元素的符号为______,D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 |
|
|
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可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写在横线上.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 . (2)加热试管时试管破裂 或 .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 或 . |
|
|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以及检验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
|
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1)图中A端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C、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 |
|
|
用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完成下列反应,并在括号中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在空气中燃烧 ( );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 ); (3)红磷的燃烧 ; (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 (5)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6)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