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强烈愿望,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强烈愿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6月27日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并于2018年1月1日施行。根据中央有关部署,国务院陆续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环保部公开约谈,到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再到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瞥查,一系列环保重拳出击,一系列举措抓铁有痕,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首次把“美丽”写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材料二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体制,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建立绿色生产,企业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改变生产模式,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绿色生产;在创造利润、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和环境的责任。建立绿色消费,消费者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绿色意识;要有环保素养,积极主动检举和依法控告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和消费者应怎样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领导体制;②全国人大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③国务院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要贯彻落实中央、全国人大的决定,出台和采取具体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④环保部等政府机关,要确实履行经济、生态等职能,加强监管,增加投入,多措并举,使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企业: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生产模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节能减排,绿色生产;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发展;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消费者: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②增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③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运用法律武器同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强烈愿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国家应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题目的审读,可以从多个主体角度入手作答。从党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领导体制;从人大的角度来看,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从政府的角度,需要贯彻落实中央、全国人大的决定,出台和采取具体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企业和消费者应怎样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抓住企业与消费者这两个主体,找到答案的切入点。根据材料的表述,企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社会效益,故主要可以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着重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及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等角度进行展开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0年“一胎化”算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5年。相比当初所担心的“人口爆炸”,今天我们更担心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降等问题,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已经成为必然。这表明

①把握社会大众心理,发挥思想动机决定作用的要求

②人口政策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协调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

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上层建筑的调整提出了必然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红海行动》是根据“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作为一部专业的战争电影,制作团队力求在题材、情节、枪械上做到无懈可击。为此,制作团队花费大量心血,不怕苦累、精益求精,最终实现影片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制作团队的努力付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①前途是光明的,青年人要矢志不渝、坚持奋斗

②道路是曲折的,青年人要耐住寂寞、甘于平淡

③梦想导航人生,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逆境成才   

④人生重在贡献,青年人要努力奋斗、奉献社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分层走班”教学的试点。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使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状况基本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更有利于学生跨学科跨领域发展和个性发展。这一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②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④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下列诗句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合的是:

①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②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

③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1956年党的八大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已经60多年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修改的依据在于(      )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主义社会要不断解决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

④社会意识丰富多彩,为社会实践创造了重要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