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会议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源于历史,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吮吸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成长壮大,又跨越时空,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追寻党的根脉。90多年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新时代,“红船精神”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推动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驶向光辉的明天。

(1)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红船精神”为什么能历久弥新、价值永恒。

(3)请你就如何推动“红船精神”走进校园提出两条建议。

 

(1)①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②准确把握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 ③弘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弘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永不懈怠,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①红船精神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③红船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能够顺应时代变迁,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了“红船精神”,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3)答案示例: ①为学生开展“红船精神”辅导讲座,引导师生深入学习“红船精神”内涵。 ②构建“颂红船、践价值、尚美育”红色德育课程体系和红色德育经典活动项目。 【解析】 本题以弘扬“红船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考生可从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角度进行说明。 (2)“红船精神”为什么能历久弥新、价值永恒,考生可从红船精神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红船精神”,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等角度进行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为学生开展“红船精神”辅导讲座;构建红色德育课程体系和红色德育经典活动项目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集中整治“四风”,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制定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宪法修改;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党坚持不忘初心的必要性,并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为人民谋幸福来实现“不忘初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重在制造业,也难在制造业。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减税等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也在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吸纳制造业投资。双重挤压下,“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传统竞争力正在消失。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可规模上的辉煌难以掩盖品质上的缺憾、品种上的缺失,以及品位上的缺乏。

“中国制造”唯有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依靠创新引领,弘扬工匠精神,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的研发上下苦功,在精细管理与创新设计上多用心,才有可能在奔跑途中弯道超车,脱颖而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仅是市场主体的事儿,还需要破解长期积累形成的结构性问题,还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机制性障碍,优化营商环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多立路标、少设路障。相信改革的力度和热度将决定“中国制造”由跟跑变领跑的速度。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分析我国应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从跟跑变领跑

 

查看答案

“知识付费”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个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只要人们轻点鼠标,花点儿小钱,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能快速得到专业人士的解答。不过,我们在轻松得到答案的同时,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对待知识付费我们应该()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统一

②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辩证否定观,支持新出现的事物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相关内容,蕴含的哲理是

①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②目标的实现,意味着量变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③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前进

④只要促成质的飞跃,就能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变化()

①是基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④反映了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已发生根本变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