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

《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中外名著通过不同文字载体传播各自不同文化,通过互译能领略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之特色。 (2)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中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外名著互译共存,都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4)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外名著互译共存做到了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中心任务。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战略。要求创新质量管理方式,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质量发展创造力;综合运用法治、诚信、风险管理等手段,提升政府质量管理效能;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着力提高劳动者质量技能:综合运用执法打假、集中整治、缺陷产品召回等手段,打一场消费品质量提升攻坚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在建设质量强国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3日,腾讯公司发布《2 016微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平均“日登录用户”达5.7亿。微信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一微信群和朋友图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对此,某网友说:“微信降低了民众言论表达的门槛,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朋友圈我作主。”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对“我的朋友圈我作主”的观点加以评析。

 

查看答案

不知何时,有些中小学校采用音乐代替了枯燥原始的铃声。世界名曲、民族乐曲进入了校园,根据不同需要,提示学生上课、下课、进校和离校。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A. 拓展音乐课程,计时鉴赏并举

B. 改革单一铃响,中西文化合壁

C. 提醒作息时间,引导审美情趣

D. 价值导向作息,告知时间节点

 

查看答案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击中了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该剧的热播表明

①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

②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

③观众的喜好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

④当前反腐的社会心愿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圈粉”是因为

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

②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记忆与基因的集中展示

④古典诗词寄托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