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 “八分钟”汇聚了熠熠闪光的“中国智慧”。 材料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 “八分钟”汇聚了熠熠闪光的“中国智慧”。

材料一 “北京8分钟”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北京8分钟”定位在未来、科技、现代相结合。通过本次表演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科技大国的改变与实力,同时在内容上也融入传统文化,以科技形式承载文化内涵。用张艺谋自己的话说,这次的8分钟不会再用人海战术,更多的是追求高科技与时代感,表演内容不求全,不求大,关键在于求精,重点突出个性化、情感化和技术化,用情感来打动人,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冬季运动中来,参与到下一届北京冬奥会中来。

材料二 “北京8分钟”用24名轮滑演员和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象征着第24届北京冬奥会。借助高科技实现影像变换,在舞台上先后勾勒出寓意友爱团结的中国结、幸福吉祥的龙凤、众志成城的长城等充满浓郁中国元素的图案,以表达中国人民对冬奥会的美好祝愿。又通过24面人工智能控制的“冰屏”陆续呈现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高铁、共享单车等“新四大发明”,展现新时代的中国风貌及对世界的贡献。大熊猫是文化的使者,更代表着中国“国宝级”工艺的传承,融合了高科技和“非遗”工艺——川北大术偶制作的“熊猫队长”化作信使,穿越互联网隧道,把来自各行各业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装入信封,伴随着光影幻化出的橄榄枝和用世界各国语言书写的“相约北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2022,相约北京”! 传递着北京冬奥会"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新理念…演出结束后,网友这样评价:“北京8分钟”每一秒都精彩无限。

(1)结合材料一,说明张艺谋导演北京8分钟的设计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8分钟演出获得成功的原因。

(3)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激发了青少年对冬季体育运动的热情,请你为学校开展冬季体育运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限15字以内)

 

(1)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设计方案摒弃了以往的人海战术,用科技形式承载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现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成果。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北京8分钟”定位在未来、科技、现代相结合,围绕这个目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的设计和表演。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仅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演出方案强调用情感打动人,鼓舞人,鼓励人人参与,这有利于推动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 (2)①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交流。“北京8分钟”借助高科技手段,运用新颖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遵循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沟通的文化桥梁。用互联网、高铁、共享单车等"新四大发明"传递着北京冬奥会"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新理念。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以熊猫作为信使,用世界各国语言书写 “相约北京”, 体现了和平、友谊、团结的奥运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3)示例:参与冰雪体育,构建美好校园; 发扬冬奥精神,展示青春风采。 评分要求:标语必须贴近青少年、贴近校园、贴近冬季体育运动。 【解析】 本题以北京“八分钟”汇聚了熠熠闪光的“中国智慧”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及能动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说明张艺谋导演“北京8分钟”的设计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然后结合张艺谋导演“北京8分钟”的设计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说明“北京8分钟”演出获得成功的原因。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借助高科技实现影像变换”“融合了高科技和“非遗”工艺”“光影幻化出的橄榄枝和用世界各国语言书写”,调动运用大众传媒、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分析回答。 (3)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激发了青少年对冬季体育运动的热情,请你为学校开展冬季体育运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宣传标语有着广告设计宣传理念的属性,它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宣传标语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强调: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国务院机构改革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精干设置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科学配置权力,形成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组织体系。根据改革方案,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进行整和组建生态环境部。同时还组建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为26个。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我国科技成果惊喜不断,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新技术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遇,但稍有疏忽或懈怠,就会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形势。因此,在点赞中国科技的同时,还应保持清醒,正视我们的短板。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基础研究薄弱,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与成果产出也有较大差距,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相对不足,不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新时代我们重视科技短板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31日19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提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把蓝图变为现实,将改革进行到底,无不呼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无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启示我们

①人生幸福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奋斗精神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要不忘初心,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

④人生要在砥砺自我、脚踏实地中走向幸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李克强说,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其中蕴含的方法论是

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②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人类正从IT(Information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时代走向DT(Datatechnology)即数据处理技术时代。IT是以我为主,方便自我管理;DT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了,你才会成功。由ITDT,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转变,也会带来技术的巨大转变。这表明:

①人的思维观念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有创造性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④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和本质的差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