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7年9月19日起,中央电视台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7年9月19日起,中央电视台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国内收视率持续攀升,众多观众和网友一致点赞,也引发海外人士的热议,收获了海外观众的赞叹与欣赏。

 《辉煌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搭建创作平台,面向全国征集五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共讲述了65个故事,观察了250个成就点位,采访了108位人物,呈现了200组国家成就数据,众筹案例线索、照片、短视频等逾万条。从创作阶段开始,就形成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拍摄、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                  

(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辉煌中国》创作和热播的价值。

(2)“众筹”成就了《辉煌中国》。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五年来,秉承“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党和国家有很多重大的举措。请你推介两个案例参与《辉煌中国》节目组“众筹”活动。

 

(1) ①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利于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让百姓众筹内容,全民参与,实现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    ③借助央视等大众传媒向海外广泛传播,让世界了解我国的伟大成就、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2)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众筹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反映百姓身边的巨变,得到群众的认同和共鸣。      ②遵循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主体的规律,发动群众众筹内容,汇集群众的智慧。      ③坚持正确的文化创作观,聚焦辉煌成就,反映群众真情实感,传播正能量。     ④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拍摄、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    (3)创建自贸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投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践行等。 【解析】 本题以中央电视台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为考查背景,组织三个设问,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第一问难度较大,第二问难度一般,第三问较为简单。 第一问是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辉煌中国》创作和热播的价值。设问米有明确需要调用的知识,所以需要结合材料分析。据材料可得:《辉煌中国》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利于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面向全国征集五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实现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辉煌中国》也引发海外人士的热议,收获了海外观众的赞叹与欣赏,有利于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第二问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众筹”成就了《辉煌中国》。辩证唯物论涉及的内容是哲学第二单元第四五两课,重点包括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然后分析材料,“众筹”成就了《辉煌中国》说明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众筹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要遵循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主体的规律;同时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创作观。 第三问要求推介两个案例参与《辉煌中国》节目组“众筹”活动。五年来,秉承“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党和国家有很多重大的举措,所以案例要符合主题,积极向上。只写案例题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邻避效应”是指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采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而“迎臂效应”则正好相反,指的是人们不排斥甚至欢迎相关项目的落地。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和表达渠道的拓宽,因“邻避效应”引发的邻避事件频发,倒逼各地政府转变行政主导式的决策机制。在项目招标、建设等程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对项目卫生情况及安全性充分与公众沟通,以各种方式达成理解,促进政府过程透明。加强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动作,加大对项目的环境监管力度,让项目能合规运行。用法治的框架协调利益分配,不让群众利益受损,实现了“邻避效应”向“迎臂效应”的转化。

材料二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具有占地较省、减量效果明显、余热可以利用等特点,每吨垃圾可焚烧发电300度左右。对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2016年10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优化污染治理技术,优化配置焚烧、填埋、生物处理等不同种类处理工艺,整合渗滤液等污染物处理环节。构建邻利型服务设施,因地制宜配套绿化、体育和休闲设施,实施优惠供水、供热、供电服务,安排群众就近就业,努力让垃圾焚烧设施与居民、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变“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实现“邻避效应”向“迎臂效应”转化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查看答案

漫画《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启示我们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事物发展始终

②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③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面对雾霾天气,人们有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这种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一些地方认为,如此大范围的污染天气,仅靠自己这里一个地区的治理是没有用的。另一种倾向是“谁都有话说,谁都有理”。企业说,几万职工要吃饭,停掉生产只能靠政府来补贴生活;工地说要赶进度,必须在时限内完成;车主说我们不愿意换车……以下对这两种心理倾向分析正确的是

①第一种心理倾向没有看到部分发展对推动整体发展的意义

②第一种心理倾向没有看到整体的功能状态影响着部分

③第二种心理倾向没有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④第二种心理倾向没有搞好局部,重视部分的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诗使扬州二十四桥声名远扬。然而人们一直对二十四桥的由来众说纷纭:是扬州某座桥的名字,借指扬州的24位佳人,是扬州24座桥的统称,泛指扬州的所有木桥……每种说法都有古诗为佐证,学术界对二十四桥的身世至今尚未形成定论。二十四桥身世难断的原因有

①上述论断大多属于凭空虚构和臆测

②上述论断均缺乏实践的有效验证

③上述论断大多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④上述论断的佐证均没有客观实在性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千百年来,蒙古马驰骋于风霜雨雪,不仅成为马背民族的交通工具和心爱伙伴,也积淀下民族文化的精神特征。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

下列选项的表述与材料中“蒙古马精神”一致的是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②浮生六十度春秋,无辱无荣尽自由

③力猛者乃一世英雄,智勇者乃万事英雄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