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任何人都享...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任何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B.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C. 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D. 权利和义务之间并没有界限

 

B 【解析】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我国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句话主要说明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B适合题意,排除C、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不是任何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A是错误的。 错误认识 指 正 等同论:权利即义务;义务即权利 二者有严格界限,不能等同 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 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实质是割裂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的铿锵之声响彻寰宇,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权力大小、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身份贵贱,都能感受到宪法的神圣庄严和自由正义的尊严荣耀,都能沐浴民主宪法的梦想光辉。这是因为,在我国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总章程

③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④国家公职人员是宪法的制定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微信朋友圈里,人们常常以“吃瓜群众”来表示一种事不关己、不发表意见仅仅围观的状态。在政治生活中,公民不能只做“吃瓜群众”,这是因为

①参与政治生活,表达意愿是公民的权利

②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当承担政治性责任

③政治生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④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能享有更多权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广泛实施了涉及扶贫、互联网、创新创业、区域发展等行动计划,制定专项规划落实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发展权.这说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我国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④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 广泛性    B. 阶级性    C. 真实性    D. 人民当家作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这种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但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返,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国40年来从贫穷走向富强的主观原因。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对于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为更好地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