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9月,中国现在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的问题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议,丘成桐、杨振...

2016年9月,中国现在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的问题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议,丘成桐、杨振宁等大师级科学家相继”发声”论战,成为舆论热点。正反双方的论战

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②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③有利于人们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④表明真理和谬误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小同的认识,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评价标准具有客观性,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通过论战,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故排除;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化,故本题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11月18日,国窖1573窖泥和沪州老窖酒曲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搭载神州十一号,接受了33天的太空考验顺利返回,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开新篇章。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       

②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科学实验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LIGO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作的预测,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于此。每次人类获得新的观测工具时,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引力波探测器必然会推动物理学进一步发展。材料进一步佐证(   )

①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8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可以透过动物的皮肤甚至器官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该技术能让动物全身组织实现透明化,可在动物体内成像完整的神经系统或整个器官,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库还有望大幅减少科研所需的实验动物的数量。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A. 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B. 认识受客观对象状况的影响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真理与谬误往往会相伴而行

 

查看答案

思路决定出路被不少管理者奉为圣经。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肯定了(    

①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    ④意识能自觉选择和直接改变客观对象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